第(2/3)页 赵中遥之前,已经把AK-47的图纸给设计了出来。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上级领导要求的两把样品步枪给生产出来。 第一步,设计方面的工作,赵中遥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可这第二步,在车间生产,那绝对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任务。 现在对于赵中遥来说,才是真正考验他的时候。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军工机械也都很落后。生产武器用的机床也很落后。根本还没有后世的先进数控机床,全部是一些早期的单件零件加工机床。每一个零件都要用到一种车床。 虽然设备比较简陋。可赵中遥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很清楚,其实AK-47最初生产的时候,也是在二战的时候,那个时候前苏联的军工厂里也没有什么数控车床,也都是普通的车床,可就是在普通的车床上,他们生产出了当时最为先进实用AK-47。 有时候,设备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什么。关键还在于使用设备的人。只要有耐心有信心,就是用普通的设备也可以生产出一些高科技的产品。 想当年,我国的两弹一星,也都是在一穷二白的技术设备条件下完成的。可以说,这就是一个人心志气的奇迹,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赵中遥对于生前华国的历史是再了解不过了。知道,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生产出来‘两弹一星’这样世界级的高科技‘产品’。那他现在要在普通的机床上,把AK-47给生产出来,反而显得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不过,信心是信心,真要具体去做的时候,当然也要费一番功夫了。 好歹赵中遥生前已经了解了很多AK-47研制的技术和知识,更是知道前苏联生产这种枪的一个神秘的军工厂是怎么把这种枪生产出来的。 AK-47虽然名气很大,可生产它的军工厂,却并不出名。一开开始它叫谢斯特罗列克。后来又改了两次名字。 这家工厂非常穷,也非常的不出名。谢斯特罗列茨克大概位于圣彼得堡西北方27公里的喀琅施塔得市,靠近芬兰海盆地的奥拉宁巴姆地,在大多数的地图上都没有标出来。根据俄罗斯的文献,谢斯特罗列茨克工厂是在1721年或1724年时(彼得大帝时期)建立的第三个俄国政府兵工厂,建在这里是为了利用了一条大河的水力。他们的第一位主管是瑞典人克里斯汀·彼德罗。据俄国的官方文献指该工厂专门生产轻武器,同时也为俄罗斯海军生产大炮。但在俄国以外的文献指这间工厂的建立只是为帝俄政府生产步枪。不管怎样,在彼得大帝时期这家工厂由683名工人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在1780年,工厂差点被大火夷为平地,但在1799年重新开始生产。在1867年,谢斯特罗列茨克被解除国有化,但17年后再次被国家控制,从1880年至1894年间工人数量曾有2,500至2,600人之多,但后来又大幅减少了。莫辛上校在1894年接管了工厂后,为了生产M1891步枪,工厂新增了206台机器,工人数量也重新增加,在1898年只有1,000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在1903年时工厂已经有1,200个工人和940台机器工具,每年可生产约30,000支3线步枪。 在十月革命时,谢斯特罗列茨克的工人由于靠近圣彼得堡的列宁总部而担当了重要作用。在内战时期由于白军有占据工厂的可能性,因此被迫撤走机器疏散工厂,把生产工厂改为维修中心。当德**队在1941年开始包围列宁格勒时,芬德盟军靠近工厂,迫使工厂再一次疏散。谢斯特罗列茨克的工人在列宁格勒的工厂内继续生产,战后伊热夫斯克和图拉建起更加现代化的生产线,而谢斯特罗列茨克则不再受到重视,所以工厂没有重建,从此不复存在。 伊热夫斯克是在位于一条大河上的萨拉普尔的西北方77公里处、乌拉尔山的丘陵中的一座小城市,最初是在1760年建立的以生产轻武器和大炮配件为主的铁器厂,在1763年工厂由俄罗斯政府接管并开始生产武器。后来由于拿破仑准备入侵俄国,而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俄国政府需要找一个新的地方来生产武器,这个地方不能像图拉和谢斯特罗列茨克的位置那样危险,而且要靠近自然资源供应地,最后在1804年决定利用基础良好的伊热夫斯克五金工厂。在1807年7月10日,伊热夫斯克正式成为真真正正设施完善的兵工厂,到1825年时,伊热夫斯克已经成为俄国最现代化和最有效率的武器生产地,它利用河流资源提供足够的动力和蒸气。从1807-1907年间就已经独立生产了大约4百万支步枪,而在伊热夫斯克工作的工人在25岁时却还有被征召入义务兵役的可能性,所以说它的生产效率是相当高的。 为了增加莫辛-纳甘步枪的产量,从1900年开始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进行了大力的扩充,从法国、英国和瑞士进口了大量现代化的生产机器,工人人数也急剧增加。1882年该城市只有2,048个居民,在1902年时光是工人就有3,637人,在1903年大约有7,000人,在1905年时确算有6,366个工人在生产3线步枪。在1896年,伊热夫斯克每天可生产1,000支3线步枪。这个数字在1899年降低到每天600支。在1919年的内战时期,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曾有几个月被“白军”占领。在二战期间,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全力生产M91/30步枪,光是战争的前半段时期就已经生产了3,00万支M91/30步枪。伊热夫斯克生产的步枪可以通过弹膛顶部一个花圈内的锤子和镰刀的工厂标记辨认出来,另外在弹膛左侧有由至少7位西里尔数字组成的枪号。伊热夫斯克生产枪管护箍和托底板右下方还有一个内有一支羽箭的三角形标记。 伊热夫斯克兵工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数量最多,今天在市场上能找到的M1891/30步枪大多数都是伊热夫斯克生产的。该工厂由于出产优质和价廉的枪钢而出名,因此除了生产步枪外,还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和图拉生产步枪零件,此外还为陆军和海军生产冷兵器及炮弹。在苏联时期,伊热夫斯克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首府,前苏联解体后,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改组为今天的伊孜玛什公司,仍在生产军用、运动和狩猎武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