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担米养仇-《盛唐不遗憾》


    第(2/3)页

    而李安与麾下的兵马,在护卫归昌王返回东女国的一路上,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反刺杀经验,所以,这一次的护卫任务肯定稍微轻松一些。

    于诚节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不过,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谋求大唐帝国对他继位的支持,而李安已经表明全力支持他继位,为此,于诚节始终对李安颇为客气,也能够一切听从李安的安排,这倒是省了李安不少麻烦。

    与李安事先预料的一样,这一路上,果然遇到了不少意图行刺的刺客,不过,在李安严密的防卫下,这些刺客要么主动放弃,要么冒险行刺被李安挫败,总之,于诚节有惊无险,连一根头发都没被刺客碰到。

    当然,李安非常明白,这些所谓的刺客,全都是因为自己的诏主被皮逻阁烧死,心中愤恨不平,才冒险前来行刺于诚节的,他们这么做也体现了自己对惨死诏主的一片赤诚忠心,这一点让李安颇为钦佩。

    所以,李安并没有对这些刺客赶尽杀绝,甚至在俘虏他们之后,悄悄的放掉,并警告这些刺客不要再自不量力了,有他李安在,刺客的行刺计划永远都不可能成功。

    也许是被李安说动,也许是李安的护卫太过严密,让刺客无从下手,一路上刺客越来越少,在抵达陈仓道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刺客,众人全都松了一口气,李安也放松了不少。

    “无恙,你一路上随便放走刺客,就不怕有人参你一本。”

    荔非守瑜看向李安,揶揄了一句。

    李安表情轻松:“被我们擒获的刺客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放了也没有多大的事,就算陛下知道了,我也不怕。”

    荔非守瑜轻轻一笑:“你是觉得我们歼灭吐蕃两万边军,立了大功,所以,陛下不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处罚你。”

    “没错,陛下是一国之君,是天下的主人,他更关心大局,我们只要将陛下交代的大局任务出色完成,这些小事,陛下不会太计较的,为官者,若是连这点自主的权利都没有,还能有多大的出息。”

    李安跳上一块高高的巨石,俯视远处的大好河山。

    荔非守瑜跟着跳了上去,站在李安的身旁:“说实话,我觉得你故意放走刺客,是另有目的。”

    “哦,什么目的?”

    “虽然不能十分肯定,但我总感觉你对南诏成见颇深,你支持并同情南诏的反叛者。”

    “守瑜,你觉得这样不好吗?”

    “无恙,南诏是我大唐盟友,一向支持我大唐,若南诏再次分裂,就没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在南部牵制吐蕃了,这岂不是我大唐的一大损失。”

    荔非守瑜考虑的不是南诏强大后对大唐帝国的威胁,而是南诏一旦再次分裂,将是一片散沙的局面,如此,也就不能在南部有效的牵制吐蕃帝国,甚至,这些分裂的小国会为了自保,被迫投向吐蕃的怀抱。

    李安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为此,他并没有打算让南诏再次分裂成六个小国,放走这些刺客,只是为了给皮逻阁添点麻烦,让皮逻阁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国内的事物,从而减弱其扩张的野心,况且,就凭这些刺客,根本就没有能力威胁皮逻阁的根基,除了强大的大唐帝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瓦解皮逻阁费尽心机统一的南诏王国。

    大唐帝国需要南诏这个小兄弟,但同时也应该防备这个小兄弟不听话,就比如后世的米国,既要倭国为其分担战略压力,同时也严格限制倭国的实力,防止其反咬自己,可谓是极为精明的策略,而后世华夏帝国总是尽全力帮助自己的小兄弟,结果小兄弟统一南北之后,反噬帮助他们的华夏帝国,让华夏蒙受巨大的损失。

    李安觉得大唐不能重蹈华夏的覆辙,做人要厚道,但也不能太厚道,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过度帮助别人,会让别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从而不但不感恩,反而因为自己的进一步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将帮助自己的人当做仇人。

    大唐帮助南诏统一六诏,已经是对皮逻阁极大的恩惠,皮逻阁理应为此全力效忠大唐,不应该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大唐满足其更高的要求,则必然会形成担米养仇的效果,如何处理南诏关系,将南诏的实力限定在最有利于大唐的范围内,是非常考验大唐官员智慧的。

    “守瑜,你多虑了,皮逻阁雄才大略,怎么可能因为我放走几名刺客,就造成国家的分裂,再说,我也没打算让南诏分裂,只是不想让南诏继续强大而已,还有,我比较同情这些忠心的人,他们是为了给自己的诏主报仇,才前来刺杀于诚节的,也算是忠勇的义士了。”

    “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是我误解你了,不过,长安城已经不远了,我们还是想想陛下会如何赏赐我们吧!”

    “加官进爵,大量赏赐,这些都跑不了。”

    “但愿如此。”

    “天色不早了,集结人马,准备出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