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立功心切-《盛唐不遗憾》


    第(3/3)页

    在对众人鼓励一番之后,李安与陈玄礼离开炮兵第一旅的营地,并结伴而行。

    “大将军,马璘你也看过了,觉得此人如何?”

    李安看向陈玄礼,开口问道。

    “此子出身将门,一心想要杀敌立功,光耀门楣,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年轻人,比我那犬子强多了,日后必然前途无量啊!”

    陈玄礼心服口服的回答,他看得出来,马璘的才能与意志,全都在他儿子之上,难怪可以轻松战胜他的爱子。

    “大将军太谦虚了,令郎还是很优秀的,若不是马璘突然冒出来,令郎今日就获得第一了。”

    李安开口安慰了陈玄礼一句,并抱了抱拳,与陈玄礼分道扬镳。

    李安要返回研发中心看看,而陈玄礼则要返回京城,对龙武军参加演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在一百门火炮到位后,大唐第三炮兵旅与大唐第四炮兵旅,立即开始组建,并正式任命马璘为炮兵第三旅旅帅,陈大彪为炮兵第四旅旅帅,五百多名炮兵学堂的最优秀炮兵学员,补充到这两个旅,并立即进行训练,并每个月进行演习。

    京城一下子有了四支炮兵旅,两百门火炮不时的炸响,这惊天动地的巨大动静,让处在皇宫的李隆基都能听得到,刚开始的时候,每当听到火炮的声音,李隆基还能兴奋一阵子,但时间长了,就觉得吵了,于是,四支炮兵旅,被调往距离京城稍远一些的位置,也就是在京城城墙五十里开外的地方,这样一来,就算两百名火炮同时发射,也影响不到京城的正常生活了。

    当然,如此一来,李安若要视察炮兵部队,就需要策马奔驰一个时辰才能抵达了,这样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视察的频率自然要降低一些,反正该教的都已经教过了,让这些炮兵将士自己展开训练就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收的季节,树上的水果熟了,田地里的庄稼也到了该收获的季节了。

    由于线路太长,两条战略铁路都没有修好,但秋收是不能耽误的,而且,今年关中地区,除了秋收还有秋耕,就更不能耽搁了。

    在朝廷的统一安排下,百万筑路百姓,大部分陆续返回家乡,参与秋收工作,只留下不足十万人马继续修筑。

    这十万人马之中,除了研发中心和铁路局的技术骨干之外,还有很多壮劳力,这些劳力的抽选很严格,都是来自家中劳力比较富余的家庭,少一个劳力,对这些家庭的秋收和秋耕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如此安排,可以保证铁路铺设不会因为秋收而彻底停止,只是速度慢了一点而已。

    今年的秋收与往年不同,往年都是人力在秋收,而今年却有数千辆收割机投入运营,尤其是关中一带,收割机的数里是最多的,洛阳一带当然也有不少,其它地区,则因为收割机的产量问题而难觅踪影。

    而在这数千辆收割机的辅助下,秋收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尤其是大量采用收割机的关中一带,秋收的时间缩短了整整一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在秋收之后,关中一带的耕地机和抽水机开始发威了,在见识了小麦可以在冬季生长之后,关中所有的百姓和贵族大户,全都选择在秋收之后种植小麦,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收获,小麦种则由朝廷组织商贩进行贩卖,并将其作为官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及时满足所有百姓的需求。

    整个秋收和秋耕期间,关中一带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当然,在这之中也夹杂着耕牛的哀鸣。

    也许是看到耕地机效率太快,耕牛的主人总是用皮鞭抽打耕牛,希望耕牛能够走得快一些,但无论如何抽打,耕牛的效率永远都不能与耕地机相提并论,直到耕牛发出惨痛的哀鸣,并再也不愿向前迈步,耕牛的主人才无奈的叹息一声,并抱着爱牛安慰一阵,然后继续缓缓耕地。

    科技的发展是普通百姓所不能左右的,他们只能无奈的接受,并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步抛弃很多传统的东西,也许几十年后,关中一带就再也难以见到耕牛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