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朝文武首相会(中)-《真摘星拿月》


    第(2/3)页

    赵太师答道,“阜成门这边算是北二环,比南二环小一些。大夏的二环路都是在明清朝代的外城基础上建设的。紫禁城到阜成门的距离,放大三倍,就是二环到五环的距离。”

    朱由检听到了清字,知道皇太极上位后自称皇帝,建国号为“清”,只可惜大明的清廷已被仙人摧毁,就连仿造的皇家宫廷都被仙人擒拿,笑道,“我那大明幸得仙人之助,半月前灭了建虏盛京,将福临小儿的伪皇宫都摄来放置在京师北门外作为警示。”嘴上一边说,心里却在想,那岂不是整个现有的大明京师都会被交融之地包围?

    朱由检这边在这么想,赵太师等人也听得心惊?将盛京故宫搬到大明京师北门外?!不知道究竟是何模样?!仙人之威实在难测啊,想那东面卓韦国在一掌之下,化为六份,简直是移山填海之能。

    太子朱慈烺问道,“几位伯伯,不知这大夏京师五环路有多大范围?”

    武太尉笑道,“总长99公里,呈四方形,每边大致相同,按照大明的算法乃是176到177里之间。因为大明的营造精度,一里为560米,而大夏一里为500米,两里就是一公里,十倍进制,很好计算。”

    朱由检听到这里,点点头,“三界融合,大明想要发展,看来工部的很多算法必须要向大夏的靠近了,不然极为不便。”

    周司徒说道,“太子是不是想知道这五环范围比那大明京师大了多少?老头子可以告诉你,大了八倍。在原有大明京师的面积上大了八倍。”

    朱由检的三个儿子听得连嘴巴都合不拢,想不到区区道路扩大之后,面积竟然增加这么多,不过也不怪他们,毕竟没有专门学过数学。

    朱由检一惊,心想,“八倍于京师面积,如果都按大夏京师这样,那每日来往岂不恐怖?”想到如水一般涌入大明的人流,朱由检就头皮发麻。

    七名大夏长老也是沉默了,范围太大,如果放任三界人物任意通行,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乱子。

    赵太师开口说道,“此事有星君支持,不能拖沓,但是需要严加控制,如何掌握,还要三界好好商议才行。”

    朱由检吐了一口气,大明想要恢复帝国荣光,离不开其他两家两界,至少大夏是绝对离不开的,确实要好好商议一番,这才是这次他亲自出访的理由。不同文化和时空的交流,开拓眼界,不再被深藏宫中,了解天下大事,民生疾苦,这些都将改变大明的格局。

    车队行到大夏西城的一处桃源之地,赵太师解释道,“这里本是京师西郊著名的园林之一,因金章宗皇帝在此筑台垂钓而得名。”

    朱由检恍然大悟,“原来是太祖太上皇的别院~想不到这里竟然被修得如此漂亮。”

    车队过了牌坊,往深处前行,速度渐渐放缓,眼见着终点就要到了。

    赵太师突然开口说道,“崇祯帝可愿意在大夏京师建所别院?闲来无事,可来此交流。老夫退休之后,若是得闲也好叨扰。”

    朱由检一愣,听这太师的意思,是让自己在大夏弄一处散心的场所,顿时一愣,开口说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只是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可算是极为谦逊的话了。

    在场所有人的都是饱读经书之士,就算是三个孩子也是熟读《孟子》,自然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顿时所有人都开怀大笑,这华夏人和华夏人沟通起来就是舒服,说话都挠在心尖上,让人不得不佩服。

    赵太师拍了拍朱由检的手背,“这事,我们大夏来安排~”

    太子朱慈烺和两个弟弟也很高兴,他们对这大夏兴趣多多,好多想要知道的东西,而且这里并没有太多的规矩,说话又好听,东西也新奇,父皇在大夏有了此处别院,自己以后可以央求父皇经常来此,总算有了个散心又好玩的去处。

    既然是国宾馆,自然是美景处处。明代著名文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这样描绘过这里的景观:“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鸟闲,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可见其景色优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