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浴室里的永乐皇帝-《明皇子高爔传》


    第(2/3)页

    “这”董事挺为难。

    根据会馆和锦绣的协议,重新开业后,门店和相当一部分门面和客房都将由锦绣负责经营,他只要负责收钱就行了。

    现在只不过还在修缮期,尚未确定客栈业务的掌柜,他只是临时来处理一下问题,结果就被当成了掌柜。

    “一两,每天一两银子。”正是一直负责接待的小伙计开口了。

    小伙计显然是普通平民子弟,他以为“每天一两银子”的房费就能吓退滕飞主仆。

    “行。是现在都交了,还是先交押金?”大乐问道。

    “啊?”小伙计说不出话来了。

    明代衙门里普通皂隶一个月的薪水,也就是差不多二两银子。大多数普通人的月收入,离二两银子就差得更远了。

    现在每天一两银子的房费,这主仆二人居然说住就住,这也太“土豪”了。

    “这这公子准备住多久?”会馆董事首先被“金钱击倒”,他这么问,意思就是要让滕飞主仆住下了。

    “两个月吧!”滕飞漫不经心地说道。

    “哈?两个月?那那可要六十两银子。”六十两银子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小伙计也结巴了。

    “行,我做主了,公子你就住下,不过这两个月的房费,你得先交了。”会馆董事说道。

    松江会馆所在的地段并不算好,平时街面上的客流量并不大。

    虽然锦绣说以后房租多给两成,但如果经营不善,承诺给的房租再多,也是空中楼阁。

    这新式样板房开放参观以来,来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他才放了点心。

    今天虽然有这样出手大方的客人,死活要住在这里,他才真正体会到这种新式客房的魅力。

    大乐取了两封银子出来,说道:“这里一共是二十两,暂时只有这么多,另有四十两明天就会给你。”

    “这”会馆董事又犹豫起来,“看这位公子的样子,也是外府来此参加乡试的。你们将随身的银子都给了我,接下来你们怎么应付开支?你们又不会变出银子来,明天如何就能有四十两银子?”gonЬ

    “我姓滕,镇江滕家。”滕飞说道。

    “镇江滕家?莫非是镇江丹阳滕记黄酒?”会馆董事带着点吃惊又将信将疑的口吻问道。

    “对,丹阳滕记正是我们东家的买卖。”

    “啊呀,原来是滕记的少东家屈尊住到我们松江会馆来了,失敬了。还愣着干什么,叫人来帮着滕公子收拾屋子。”董事变得异乎热情起来,再不提还缺四十两银子的事。

    镇江府丹阳县的黄酒,历史悠久。早在东晋的《拾遗记》中就写道“云阳出美酒”。这云阳便是指的丹阳。

    自元代开始,丹阳黄酒就成为贡品,进献给皇帝。

    这滕记黄酒则是镇江府,乃至整个南直隶酒业的龙头老大,除了负责朝廷供奉,滕记出产的黄酒大量销往全国各地,还被许多民间客商通过走私贸易贩售到海外,供不应求。

    滕记的名声如雷贯耳,应天府内,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三教九流,不论酒坊青楼还是餐馆小店,哪家没有滕记黄酒。

    要说滕记日进斗金,毫不为过。

    六十两银子的房费,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滕飞,对金钱毫无概念。对他来说,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银子买来。

    他爱读书,但却只爱碑林野史、诗词曲赋一类。四书五经、八股之类,他一听说,头就大了。

    至于自家的生意,他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滕家就他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虽然事事顺着他,唯独在读书和做生意这两件事上,滕老爷对他毫不客气。

    读书做官和做生意,必须选一样。

    滕飞想来想去,选了读书科考这条路。

    可想而知,他的书读得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到了院试,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中秀才了。

    滕老爷无奈,只能出了一大笔银子,暗中疏通,终于让宝贝儿子过了院试。

    这次赴应天乡试临行前,滕老爷找儿子训话。他的要求就一个,只要能得中举人,今后是要做官,还是继承家业,听凭滕飞自己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