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预设立场-《大明第一贡生》


    第(3/3)页

    “所以你们看,那华昶有关内帘暗中勾结考生的罪状,还有探讨下去的必要?”

    朱祐樘也很硬气。

    朕听了张周的,提前都做了准备,就等于是提前堵上你们的嘴。

    刘健老成持重,他道:“陛下,若是此事为士子所知,必定会加深对翰林学士程敏政的怀疑,且有关鬻题,多牵扯到事前的私相授受,单以程敏政未参与阅卷,尚不能打消世人对其的疑虑。”

    刘健也就明说了。

    我们知道陛下您做了准备,还想堵悠悠众口。

    可问题是,连你自己都防备到程敏政卷进鬻题,那不正说明朝廷有所怀疑?

    那些士子可是出了名的敢说敢闹,让他们抓着朝廷对此事解释的漏洞,都不能叫大做文章,简直能去玩命。

    “所以朕说,有关程敏政、唐寅、徐经三人,是否真的牵扯进鬻题,还要再查,而张秉宽则可以抽身事外,难道三位到现在,对秉宽还有所怀疑吗?”

    皇帝也恼了。

    你们耳朵聋?

    朕是偏信程敏政吗?如果偏信的话,就不会在会试一结束,就卸他的职。

    程敏政要为自己的行为不检承担责任,至于徐经和唐寅,也交给法司去查,只有张周,那才是朕所在意的,感情朕先前说这么多,都是在跟你们扯犊子呢?

    你们听问题不听重点的?

    刘健道:“事已起,那是否要将陛下跟臣等所言之事,对天下臣民讲清楚?”

    现在刘健要皇帝表态。

    你跟我们说,我们不会随便给你去张扬。

    但如果你真要为张周洗脱嫌弃,不把你先前所说的话跟天下人讲明,别人也不会信的。

    可你要讲了……陛下您跟张周相处的模式,就会让天下臣民知道,原来陛下如此偏信一个喜欢拿天意说事的人,别人对张周的攻讦会更多。

    这恐怕就有违陛下您为张周入仕铺路的初衷了吧?

    朱祐樘道:“朕打算明日早朝,让秉宽入宫,跟华昶当面对质。”

    此言一出,三人都缄默。

    廷辩这种事,自古都有,遇大事不决,让当事人当面对质,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但问题是……张周尚不是朝臣,让张周去跟华昶辩论,还要让君臣在旁听着,就不太好了吧?让张周和华昶去刑部、大理寺的公堂上去对质,不好吗?

    “三位卿家,朕的本意就是要平息士子的议论,如果这都不能为你们所容,那朕也就没有再商议的必要。”

    皇帝也发狠了。

    跟你们商量,这么给你们脸,你们还要厚着脸皮作对,那可别怪朕直接要跟你们撕破脸。

    你们都不支持朕,凭什么让朕觉得朝堂上那些大臣会站在朕这边?

    还是朕自己决定此案,比公论有效得多。

    刘健道:“陛下,是非曲直由朝堂论定,也可。但请陛下不让臣等预设立场,也准允臣僚对张周有所质疑。”

    朱祐樘点头。

    他明白刘健的意思是,在事情有论断之前,刘健并不想完全站在张周这边。

    到底能不能洗脱张周嫌疑……不是陛下您和我们来定,而看张周在朝堂上自己的表现。

    这就是让张周去“舌战群儒”。

    “可。”朱祐樘道,“但也请你们为今日之事守秘。明日朝堂,若不能定秉宽之罪,当还他个公道。”

    皇帝是告诉三人。

    不要想着让张周自证无罪。

    让张周证明自己这几个月没跟程敏政有过来往,甚至是书信、他人传话的往来,这根本做不到,难道张周能把自己到京后每时每刻的行踪具体讲得一清二楚,还有人证物证?

    你们心里那点小九九,朕清楚得很。

    只要你们不能证明他有罪,那明天就必须还他清白,从此之后还不能再提及此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