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穴位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同样有所记载:‘以痛为腧’。 意思是当人得病之后,在人体的表面,总会出现一些压痛点。 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可在相应的体表的某一点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 按压或针灸这些压痛点,便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 此乃穴位的源头,更是大夏武术,大夏医学,以及大夏道教修行的源头! 后世人在研究时,往往都是以其为基础,由后做延伸。 也是在延伸的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了除了穴位以外,另一个存在于人身体中,与人体息息相关的东西——经脉! 把人体比作城市,气血为车,穴位为加油站,而经脉,则是贯通他们的路! 如此自成一条体系,玄妙无比。 但是即使如此,在现代科学之下,经络的存在依然没有得到证实,不被西方医学所认可。 可以说这是玄学,但这却绝对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看不到,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如今。 张北行在得知自己身上出现的变化,都是得益于穴位和经脉之后。 他下意识的去感知自身,就发现在此刻,自己,竟然清晰的看到了自己体内的条条脉络以及穴位! 这简直比显微镜还要夸张! 刹那间,张北行的脑海里闪过了当初他在部队里看书时,从那宋朝太医院编写的《圣济总录》中,所看到的一句话: “闭目内视,五脏历历分明,知其所处,然后五脏可安,神常自卫,久可别人善恶,视表如里,亦能驱使五脏之神,以治人病。” 这句话的意思是医术造诣高的人,能够直接透视人体,看清人五脏六腑,穴位脉络。 当然,这个‘看’并非是用肉眼,而是一种意念上的感觉! 张北行虽然不学医。 但他懂武啊! 自古医武不分家。 想要修炼到高深,经络,经筋,这些都要了解。 因此,很多武术里面,都有关于这些的介绍,张北行先前在陈老爷子家的藏书阁里看书时,触类旁通之下,自然就对穴位,经络,有所了解。 而张北行,作为大宗师,能用特殊的方式看到自身穴位经络,并不足为奇,毕竟大宗师是可以自主控制气血的。 “只是,接下来我该咋办?” “能看到穴位了,然后呢?我该怎么激活它?” 看到自身的穴位和经脉,知晓了自身的变化是因何而起。 这等同于是张北行已经从那茫茫苦海中,寻到了那突破超凡的大门。 但仅是寻到大门,这远远不够。 没有钥匙,他照样只是个守门人,仅能在大门之外徘徊守候,不得进步半分。 只有找到钥匙。 自主掌握了那刺激穴位的方法。 张北行才能够推开大门,正式看到超凡的一角! 清楚这点,张北行苦思冥想起来。 想要刺激穴位,用劲气肯定是不行的。 劲气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个不慎,那可就不是刺激穴位,而是破坏穴位了。 这玩意单是刺激都能带来如此奇妙的变化。 若是弄坏了,张北行感觉自己的小命怕是得不保。 但要是不用劲气的话。 “用血液吗?可用血液刺激这也没有用啊!” “之前我的穴位又是怎么被刺激的?” 张北行犯起了嘀咕。 他在原地思量片刻无果,随决定再跳一次湖试试。 反正他现在浑身上下已经湿透了。 跳不跳没有区别。 何况他现在已经摸到了突破的关键。 要是不好好把握住,让它就这么流失了,那才真是可惜! 于是…… “噗通!” 张北行毫不犹豫的走进了湖中 这一次,他没有关注穴位,而是仔细观察着自己体内的情况。 就发现在他迈入水里后,在他的肾脏处,一缕轻飘飘的气体从他的肾脏里面涌了出来,顺着经脉,一路来到了他腿部的穴位,猛地一拧。 “呼—” 微不可查的轻响从张北行的腿上传出。 霎时间,那股熟悉的脚踏实地的感觉悠然升起。 察觉到这一情况,张北行瞳孔骤然一缩。 整个人仿若被雷劈了般。 他只感觉脑袋轰隆了一声。 四个大字,顺势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五气朝元! 这句话出自道教。 是内丹学术语。 在道教看来,气,在天周游六虚,在地化生万物,一切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这世间的‘气’分三种。 一,是自然界的空气,此为‘清气’,也是‘天地自然功’里的核心思想‘天地之气存心中’的那个气。 二,是先天父母媾精时的元气,称之为‘先天之精气’。 三,则是通过饮食物质所生成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水谷之精气’又被称之为‘后天之精气’。 前两者,因为其玄之又玄,人们无法掌控,哪怕是张北行,目前也无法将天地自然功的核心思想给实践成真。 所以就只能够从‘后天之精气’下手。 人们对它进行研究,直到汉朝时,有人提出了‘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的理念,并被记载于《周易参同契》后。 这才奠定了‘后天之精气’的修炼基础。 后人们以此基础为底,进一步演化。 才琢磨出来了‘五气朝元’。 这五气朝元,象征着人身体内的‘心肝脾肺肾’这五大主要脏器,同样也对应着天地五行。 而张北行作为大宗师,在控制自身气血之时,无意识中使用出来的‘气’,正是那位于肾脏的‘北方墨帝之水气’! “竟然是因为这个?!” 张北行震惊。 他刚想要去细的琢磨。 但这时,那因为‘北方墨帝之水气’而被刺激开的腿部穴位因为后继无力,致使张北行周身的力场尽数消散。 “噗通!” 又是一声闷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