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奇闻-《我有一座小酒馆》
第(2/3)页
赵媒婆骑着毛驴出了芦家往家走,边走边抱怨:“什么人家啊?竟如此小气,也不让我住一宿,三更半夜把我撵走,太不够意思了。”走到家后,天已经大亮了,儿子一见到赵媒婆就问:“怎么不在妹妹家多住几日?为什么非要夜间赶路往回走呢?”
赵媒婆得意地把自己保媒的经过详细说给儿子和儿媳听,边说边掏出怀里偷拿的棠梨,准备给小孙子吃,谁知打开手帕一看,里面竟然是几十个小蝌蚪,还有一两条活得,还在慢慢蠕动,全家人一下傻呆在那里。赵媒婆浑身一激灵,赶紧去看芦家和薛家给的黄金,发现是上坟用的金镏子,那红束带就是纸折的。
赵媒婆傻傻地呆住了好半天,突然她的喉咙里“姑哇”一声,吐出了很多脏水和树叶子,赵媒婆此时才明白她是给鬼去保媒去了,她一下晕倒在地。她由此大病一场,过了很长时间才好,从此再也不敢给别人保媒了,只要有人提起“保媒”二字,她就全身直哆嗦。
据《汉书·奸幸传第六十三》记载,赵飞燕出身卑微,她的父亲是乐工,能编出优美的乐曲。父亲去世后,小时候曾流落到长安。宜主和妹妹赵合德在长安编草鞋谋生,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
之后,他被赵姓的官员收养,辗转于阳阿姬宫成为了侍女。在阳阿姬那里,被歌舞伎训练。两姐妹认真学习舞蹈,经过几年的训练,宜主终于像燕子一样灵巧地练习,每次跳舞都有想翩翩起舞的气势,所以改名为“飞燕子”。后来,人们都称之为“飞燕”。
她的歌舞和美貌得到汉成帝的赏识,被召到皇宫里,说:“赵飞燕宠爱后,成帝把妹妹赵合德叫到宫中。几年后,成帝打算把赵飞燕立为皇后,太后觉得他出身卑微,立后不同意。”。
史书上记载着“赵飞燕贵幸,上欲立皇后,太后出微,难之”。尽管如此,公元前18年冬天12月成帝后,将原来的许皇后废弃,前16年7月13日,赵飞燕作为皇后被立起来,成为了国内重要的人物。《汉书·成帝纪第十》被称为“赵氏乱内”。
据说,赵飞燕身材极为轻盈,每当他细腰迎风起舞时,就像是乘风而去。有一次,赵飞燕在宫中高高的舞台上跳舞,大家正热中的时候,突然刮起暴风,赵飞燕被风吹着跳舞,真的要被风吹着了。
于是成帝急忙向乐师们拉上赵飞燕的裙子,以免被风吹到。风一停,赵飞燕发现云英紫色的裙子皱了,宫中的女性们特意穿上皱巴巴的裙子很流行。
前11年,她教唆皇帝杀害后宫皇子,留下了“燕啄皇孙”的故事。前7年汉成帝病死,赵飞燕无子,她支持立汉哀帝,哀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前一年哀悼帝死,汉平帝登基,赵飞燕失恃,先由“皇太后”贬为孝成皇后,然后不久又被百姓废弃,之后又被派到成帝墓前保卫陵,赵飞燕忍辱自裁结束了。
李白:“问了汉宫的谁长得像,飞燕很可怜地依赖着新的化妆”。赵飞燕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古人写诗也喜欢借美貌的传说,但这样的女人一生只能靠男人生活,所以赖倒后,她的结局也就结束了。
从前有个小男孩儿,他的亲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父亲娶回一个后娘照顾小男孩儿。
后来,后娘生下一个小弟弟。后娘刚开始对小男孩儿可好了,给小男孩儿做漂亮的衣服,还每天给他做美味可口的饭菜。父亲见新妻子对儿子如此细心周到,就放心地离开家外出经商了。
父亲刚走出家门,后娘的脸就拉得很长。她让小男孩儿脱下新衣服,然后让自己的孩子穿上;香喷喷的饺子都夹给自己的孩子吃,却只让小男孩儿喝点儿饺子汤。
转眼间,冬天到了。后娘买来新棉花和新布料,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件暖和、厚实的新棉衣。给小男孩儿做棉衣时,她却去河里采了些芦花塞进小男孩儿的棉袄里。棉袄看起来厚厚的,可一点儿也不保暖。
不久,父亲回来了。那天正下着鹅毛大雪。后娘见丈夫回来,便殷勤地张罗着饭菜,叫小男孩儿出门去拿些柴草。小男孩儿拿柴草回来,冻得浑身直发抖,嘴里念叨着冷。后娘听后不但不心疼,还火冒三丈,怒斥道:“你这孩子,简直太不懂事了!你穿那么厚的棉衣,整天还一个劲儿叫冷。你弟弟的棉衣比你的薄,也没听他叫冷。只要让你干点儿活儿,你不是冷就是饿,太不像话了!"
后娘走到丈夫身旁,数落男孩儿的种种不是,讲了许多挑拨离间的话。父亲信以为真,非常生气,也训斥小男孩儿:“你这孩子太不争气了!你娘这么辛苦地照顾你,你却一点儿也不听话。”气急的父亲取出皮鞭就朝男孩儿身上抽去,鞭子一下下地抽下去,棉衣破了,芦花一片片地飘散了一地。父亲立即明白了。他一把抱住小男孩儿,后悔地说:“孩子,爸爸对不起你,为你娶回这么个狠心的后娘。”
父亲决心将后妻赶出家门,但小男孩儿却劝父亲说:“爸爸,您要为弟弟想一想,我不希望他也没有娘!您还是留下后娘吧!”父亲觉得小男孩儿说得有道理,勉强同意了小男孩儿的请求。
后娘没想到小男孩儿会为自己求情,非常感动。从此,她对待小男孩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好,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山东济南府书吏冯某家中经常有狐狸出没,原来在他家宅子西边有个小花园,花园里草木茂盛,人烟稀少,后来被狐狸占据,小花园里有个小木屋,狐狸就住在那里。
有一天,冯某的亲戚董平路过,前来借宿。冯某说:“家里实在是没有地方了,刚把父母从老家接来 ,不如今天晚上我找几个人陪你在那小花园的木屋里打个通宵的牌吧。”
董平说:“我岁数大了,熬不了夜。你也不用找人陪我,我自己在那屋子里住一宿便是了,人老了胆子也就大了,还怕什么狐狸?”
于是他便带着被褥,住在了东园小屋。
前半夜一直没有异常,到了后半夜,董平听到外面有隐隐约约的说话声。他猜测一定是狐狸,便偷偷在窗户那里往外看。
只见小花园的假山上坐着两个女人,一个大约四十多岁,另一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两人都长得非常漂亮,正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岁数大的说:“你怎么又开始闷闷不乐了?”
小姑娘说道:“姨妈你听我说,姐姐又欺负我。今天我做了鲜鱼羹,等着大家回来一起享用,不知怎么被她知道了,等我再来看时,那鲜鱼羹早就被她吃完了,不仅如此,她还在我床上吃,弄得被子上都是鱼汤,我受够了!”
岁数大的说:“你既然这么不愿意和她一起住,就搬到马家园子去吧,那里空着一座阁楼,地方倒是宽敞。”
小姑娘听了很高兴,就说道:“那就今天搬吧,您得陪我一起去!”
妇人说:“这样也好,今晚我的房间正好被别人占了,我还不知道在哪里住呢。”说完,二人一同站起来向外走去。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董平正是那马家的园丁,听到了狐狸的秘密,他才知道它们要搬到马家花园去住了。
回到马家后,董平就一直留意着狐狸。几天之后的一个月圆之夜,他远远看到花园里一座废弃的小楼里亮起了烛光,两个女人的身影映在窗纸上。
董平悄悄走过去看,果然发现这二人正是那天在冯家花园顺滑的狐狸,从她们谈话间可知,这个岁数小的女子名字叫珠儿。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年轻女子,这女子的容貌和珠儿一样美丽。她进来后劈头盖脸地骂了珠儿一顿:“不让人省心的小妮子,你那点鬼心思我还不知道?你搬到这里来是为了找马公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