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航海术-《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第(2/3)页

    这段时间,他同学员们一起在南大营接受训练,被晒的黑炭一般。

    不过样子倒是越来越像个将领了。

    从海军学堂离开,赵煦径直回了王府。

    在书房里,他绘制了一张图纸出来。

    这张图纸上的东西像个两条腿分开的圆规,在两腿间却有一条弧形的金属刻度条相连。

    在圆规的顶部还有个短小的单筒望远镜。

    此物不是别的,却是号称大航海时期的导航神器,六分仪。

    这种东西在十八世纪初期,也就是1730年左右出现。

    之后,海上航行的船只便能通过六分仪定位自己的经纬度,判断自己处于海上什么位置。

    这次张牙子自然独自一人穿越了渤海湾,但是他的航线还是偏离了许多。

    依靠这样的航海水平,是无法定点航行到具体的位置的。

    所以这次除了让学员们去平城操作战舰,他的重点就是让学员们掌握六分仪。

    不过因为战舰本来是年底交付的,他还没有让兵仗司将六分仪造出来。

    接下来他就要去兵仗司。

    将六分仪的结构图画出,,赵煦又绘制了一份航海图。

    这张图上满是横横竖竖的线条,这就是经纬线。

    只有根据标准的经纬线,六分仪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测出来,也无法对比位置所在。

    如果海军学员们掌握了这两样东西,等于航海技术直接跃升了到了十八世纪之后的水平。

    他的战舰将不需要沿着陆地航行,就能前往想去的任何位置。

    毕竟在天上没有卫星之前,战舰都是依靠这种法子寻找自己的航线的。

    将两幅图画出,赵煦拿着六分仪的图去了兵仗司,让王应交给匠人制造。

    有了精确刻度工具的兵仗司,造这样一个东西不是难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燕州的单筒望远镜技术已经成熟。

    缺乏任何一个环节,这个六分仪就造不出来。

    现在两者具备,自然就简单了。

    “造出来就令人送到平城。”赵煦对王应嘱咐了一句。

    在六分仪之前,他还得交学员如何计算角度,给王应的时间倒是很充分。

    交代了此事,赵煦回了王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