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回租界-《保安军》

    二三十年代的民国,真是一个火热的大时代。处于历史变革的时期,英雄豪杰辈出、仁人志士跌现。被压抑了二千多年的中国人,一下子从愚昧、麻木、顺从的状态下觉醒,爆发出了惊人的激情与勇敢!

    面对势如破竹的北伐军和蓬勃高涨的工农运动,满清的遗老遗少害怕了,军阀们害怕了,帝国主义也害怕了!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被后世誉为“国学大师”的保皇派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居然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1926年11月14日,被北伐军军势所吓的张作霖在天津召集各派力量,讨论联合对付北伐军和冯玉祥国民军的问题。12月1日,张作霖身穿大礼服,跪拜祭天,在天津就任“安**总司令”。全力领导各方军阀,对抗革命军的北伐!而此时的英国更是跳到台前,公然出动军舰武装干涉中国的革命!

    觉醒的中国人民岂是就此被吓倒的?反动势力的进攻只能更加激起人民的怒气和斗争激情。在国民党左派和中国**的领导下,一场反帝反封建、打到军阀和列强的斗争风潮如同泼上油的大火,腾得剧烈燃烧起来了!

    面对英帝国主义制造的“万县惨案”,李义在九江发表谈话,全面否决北京北洋政府的决定!通电支持万县人民的斗争。严正要求英国给予赔偿,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罪行。给中国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如若不然,保安军不惜对英开战,倾全部力量将英国人赶出中国!此通电一出,得到了迁到武汉的广州的国民政府的声援,**中央也发表了支持通电,包括李宗仁在内的许多北伐军将领纷纷通电支持保安军的通电。但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却保持了沉默。事后发来一个电报,言由保安军挑头,他保持低调以不至于没有个商量解决的缓冲退路云云。

    李义也不管他。调动福建的“北京号”带领的特混舰队进驻宁波,准备支援九江的保安军舰队。此时,同行的舰队里包括李义要求大肆建设的怀恩(约翰?威廉斯)博士被正在抢劫财物的士兵开枪打死;抢劫财物的士兵还开枪把美国北方长老会秘书安娜?莫菲特小姐打成重伤。

    当晚,英美帝国主义借口侨民和领事馆受到“暴民侵害”,下令炮轰南京,打死打伤中**民2000余入,房屋财产损毁无数,酿成大规模血案。史称“三二四”惨案。但当时有3艘日本驱逐舰以及法意两国各1艘炮舰也在南京,这几艘军舰都没有参加炮击。只在一边欢呼呐喊!可见,日、法等帝国主义者也不想把事件往自己身上揽!尤其此时日本的态度是保持克制的!

    事件刚一发生,蒋介石就给李义发来电报。一者要求他不要在乱发通电,事件发生在他的防区,由他来出面解决;二者,要求他将保安军想江苏、上海移动,以防备日益往上海集中的各国武装。同时,要求他将福建海军调驻吴淞港。空军派驻上海龙华简易机场!李义只得他目前的处境,也只好捏着鼻子装哑巴!但部队还是要调动的,打点行装将部队移驻江苏溧阳、宜兴一线。

    蒋介石则派特使到南京和各国领事疏通,向英、美、日等国表示歉意。接到第六军军长程潜报告说**是煽动南京事件的幕后主使。于是他一头认准是部队中的共党分子制造这一事件,目的是希望在外国列强和革命军中间触发直接冲突。为此他下令通缉第六、第二军政治部主任**人李富春和林伯渠。

    有鉴于蒋介石的活动和李义强大军势的压迫。加上英国自身实力不够,美国也不愿对华用兵。所以,面对长江流域日益动荡的局面,英美也只得将侨民撤出,势力收缩到上海周边。

    南京事件之后,外国没有递交最后通牒,也没有采取严厉的军事措施。4月2日,汉口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炮轰南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于4月11日向陈友仁递交了内容一致的抗议照会。照会并没有威胁要进行制裁,但是它们确实写明:“各国政府将被迫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它们的要求得到满足。”

    但是,到4月1日,在上海和京津地区,外国部队已增加到两万人左右。英国还在增兵,到4月第一个星期末,光英国驻沪兵力已达一万七千多人。外国海军在中国水域共驻有一百七十一艘军舰,由八位海军将领指挥。尤其是美国第三轻巡洋舰分队每艘军舰的排水量为七千五百吨,时速为三十五海里,配备的武器主要是十二门六英寸的大炮。实力强大!英国的两艘航母舰队也陆续汇合在长江口,和李义的保安舰队对峙着!

    意识到军势对抗的风险,蒋介石积极和英美等国协商、联络,逐步使事件趋于平息。

    李义很是愤懑!但面对帝国主义的威胁,积贫积弱的中国要想**崛起,不是靠一时的蛮干所能取得的!保安军的实力在老牌的帝国主义面前,还是弱小的!没办法,也只得保持克制!

    不过,中国人的奋斗不是没有回报。一方面成功的将帝国主义势力赶出了中国内地,收回来汉口、九江、芜湖、镇江、福州、汕头等租界;另一个方面,使得中**民见识到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