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招呼了一声。 工匠们呼啦啦围成了一圈,围在了杨延嗣身边。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九品官服的将作监官员。 汴京城里,大规模的府邸建造,都离不开将作监的身影。 “下官谢韬拜见左补阙。” 杨延嗣摆手,抬眼扫了一圈工匠们,“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吗?” 谢韬咧着嘴,八字胡翘起,“回禀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只能您和贵府的几位将军们到场,为大梁披红。” 谢韬示意工匠们让开,他带着杨延嗣进入到了杨府。 走到了正在建造的正堂前。 在正堂前,横放着一根两尺宽,三丈长的大梁。 谢韬指着大梁,笑道:“按照贵府的吩咐,专门挑选了一根上等的楠木,为贵府正堂做大梁。” 这么粗,这么长的一根楠木,放在后世,那可是不得了的东西。 然而,在大宋,这东西虽然珍贵,但并不算太稀有。 杨延嗣在谢韬带领下,巡查了一番,点头道:“你们做的不错,也很用心。” 杨延嗣瞧了一眼一直跟随着他的工匠们。 这些工匠们为何围着他不走,杨延嗣心里清楚。 “每人赏钱三贯。” 工匠群中爆发出了一声欢呼,然后齐声道谢以后,才没有再围着杨延嗣。 “赏赐不够?” 工匠们散开了,谢韬却跟在杨延嗣身边,杨延嗣疑惑的问了一句。 乔南嘿嘿一笑,“下官不讨赏钱……” 杨延嗣一愣,旋即笑了,“你想求官,让我帮你走走门路?” 谢韬猛然点头,“下官就是苦无门路,所以在这九品小官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六年。” 杨延嗣莞尔一笑。 “你有钱吗?” 谢韬一愣,搓了搓手,“下官这些年,也攒了一些钱财,加起来约莫有一千多两。” 杨延嗣灿灿一笑,“这点钱,连赵相公家的门缝都砸不开。” “你有学问吗?” 谢韬一脸尴尬,“下官读过几年书,解试被取中,省试落榜了……” 杨延嗣耸立耸肩膀,“以你的学问,也进不了沈师的法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