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阉党上台的理由(蹦跳着求票,求收藏)-《崇祯本纪》


    第(2/3)页

    暗中得到支持的魏忠贤,也在加快拉人的步伐,京城中一股潜流在暗中涌动。

    明年,也就是天启三年是京察大年。

    京察是明朝对京城官员的一种考核,6年一次。对外官的考核叫外察,3年一次。京察中被淘汰离京的官员,一般很难再重返朝堂。天启三年正是这么一个关键的年份。

    一个消息在京城中到处流传。

    东林党准备借京察的机会,将非东林官员统统赶出京城,一举统一朝堂。消息中,东林党订下主持京察的人选就是赵南星,现任左都御史的赵南星。

    赵南星是现在公认的东林党领袖之一,也是公认的东林党激进派。他是出了名的性情激烈、黑白分明。

    在赵南星眼中,各方人物非白即黑。当然在他心中,恐怕除了东林党,其他人都是黑的。

    赵南星还不止一次的宣布,一定要让陛下亲贤臣、远小人,要彻底根除朝中邪佞之臣。他的这个邪佞    这个邪佞之臣很明显,就是在指浙、齐、楚几党余孽和魏忠贤的一班人。

    这两年在朝堂上,东林党已经越来越强势,手段也越来越激烈。已经被逼得毫无退路的浙、齐、楚几党,终于做出决定,几党的残余分子全部投靠魏忠贤。

    浙、齐、楚几党,他们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明年确实是赵南星负责京察大计。为求自保,几党残余分子终于放下矜持,直接投靠到魏忠贤门下。有了他们的加入,魏公公传说中的阉党终于成型了。

    得到朝中部分文官的支持后,魏忠贤终于可以在朝政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魏忠贤敏锐的发现,天启皇帝现在最忧虑的还是钱的问题。而在这方面天启皇帝已对东林党失望至极。

    魏忠贤觉得自己要做的就是帮天启皇帝找钱,从这个方面取代东林党的作用。可怎么才能帮陛下提高赋税,找到钱呢?

    思来想去,魏忠贤愁的头都有些疼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