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车上,他是哔哔赖赖说了很多,才让徐老爷有这个可乘之机,可现在不是。 现在整张桌子上只字未夸徐老爷。 这还能让徐老爷再装一次?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然而…… 对此,李成笑着表示了认同:“有道理,因为之前宣传资源铺得太少,现在反而更需要关注口碑。” “必须要能被奥斯卡提名,不然就算票房破亿破两亿,效果仍然会大打折扣!” 庄辉更认同:“高质量的电影很难得,不管是本子还是制作,有时候错过一次,蹉跎半生。” “对。”徐年语气平和的总结,“无间道是我们自己投资拍摄的,钱不钱的没那么重要。” 这话还真没毛病,赚钱是肯定的,现在无非是多赚一点少赚一点的事情。 不管从当下还是从长远看,又或者是从个人角度还是更高角度,《无间道》能不能被奥斯卡提名的意义都更重要。 尽管资本市场相对会更关注实际的市场价值体现,但那是可以一次一次追求的。 而拿奖的电影则很难说可以一次又一次出现。 奖项这玩意,不管哪个地方的,都相对‘排斥’市场化,好似生怕染上了铜臭味般。 应当说,针对文学艺术领域,全世界都是有点艺术追求的…… 随即,一桌子人就‘口碑’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随着服务员上菜品,讨论也愈发热烈。 兴高采烈、言笑晏晏、相谈甚欢。 大概只有某个反骨仔与这种氛围格格不入了,他只觉得这个世界过于喧闹。 最最难受的是,孟朝还不得不参与话题,因为有正经的行程安排。 身为徐年的经纪人,他必须要全盘考虑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要照顾徐年的喜好。 好歹徐某现在都快要跻身国际顶流了,完全可以直接表达喜好。 不喜欢的行程就是可以不用去管。 最后的最后,一切商量妥帖,徐老爷喝着茶慢条斯理的说:“我看这安排还是有点复杂了。” “你们觉不觉得有没有我并不重要了,所以……要不我先回国,也算是为片方节约宣传经费嘛~” 李成只是静静的看着徐年,这算盘声可太响了。 到底谁家顶流摆成这样啊? “大爷,二大爷,有没有你,口碑力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情况啊!”末了,李成苦口婆心的讲。 庄辉从旁补充:“只要是您主演的影片,都离不开您,就像鱼离不开水那样!” 不愧是编剧,这比喻就非常的恰当。 “是啊!是啊!”孟朝难得飞快的附和,这反骨仔难受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机会。 他可清楚,徐年这玩意其实特别喜欢听好话,听多了容易心软。 这种光景只要徐年继续工作,他就会感到开心~ 果然,徐年略加思考,然后勉为其难的答应:“行行行,你们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跑两天吧。” 不过也就是多跑两天了,花城时间31号之前他是要回到花城的。 加上时差和航程时间,至多29号白天就得启程回国了。 要稍微倒一下时差的。 31号当天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办,其中最重要的是徐年与天悦算账。 好在这次只涉及到资金核算,股份方面没什么新牵扯了。 而且资金量也不大。 但…… 辛辛苦苦赚的钱,每一分都很重要! ………… 事实上,这会儿北美地区的社交媒体平台远比大家通过口述表达的更加热闹、沸腾、混乱、喧嚣。 李成、庄辉他们几个也不是空口白牙的夸夸,是确有很多相关口碑事件与徐年息息相关。 抛开别的社交媒体平台不谈,在烂柿子北美版上,《无间道》的评分也高达9.6分。 其中有相当分量的高赞回答全方位的夸奖了身为主演的徐年的表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