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一凡不仅有,而且很出色,至少在华语影视圈内是这样的。 流浪地球第一部最有意思的点其实就在这个创意上了。 所以现在徐年根本不需要再多说什么。 不论是剧情还是结构都可以用比较简单……或者说效仿成功的莱好坞工业化思路就可以。 而且陈一凡+李成+庄辉这个组合确实很强了,一个负责充分幻想,另两个负责做结构。 流浪地球第一部除了优秀且新颖的科幻创意,以及莱好坞工业化思路外,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 双男主的对照结构充满秩序美感。 彼此呼应,有联系有对比。 当然,第一部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双男主,它的对照与秩序没那么美。 但……至少对流浪地球这个系列有过充分了解看过诸多解构的徐年从目前的剧本梗概中能看出来: 除了创意不够大胆新颖以外,各方面都是达标的,符合灾难片的特性。 其中一些剧情设计,譬如对应、草蛇灰线、结构上也还可以。 徐年也相信给陈一凡+李成+庄辉这个组合一些时间,有能力复盘出第二部的那种广泛震撼感…… ……… “必须要带着地球去流浪宇宙的点也很简单,太阳危机之类的就可以。” 陈一凡愈发兴奋激动。 “而且整体走向改动也不大,毕竟影视化终究是我们自己去诠释。” “发生在蓝星地面上的危机和发生在太空中的危机本质上都差不多。” “而且观众代入感完全不同。” 随着陈一凡的输出,李成和庄辉也加入了话题:“这样结构设计更简单了,情绪的顺畅度会更好。” “我甚至忽然感觉到了这个壳子的可拓展性……” “完全可以不用局限于通过一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全部诠释。” “……” 面对这场面,徐年并未插话,这已经超过了他的‘本职范畴’。 他至多至多只负责给出一点点地球文学艺术优点。 更具体的部分还是要依赖蓝星优秀的文学艺术创作者。 简单点说……现在的话题他已经插不上话了。 任由几人热情的讨论了一会,徐年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大方向没问题可以谈合作了。” “对对对!” “好好好!” “……” 事实上,当陈一凡满脸恍然,浑身激动得冒光的讲着这些那些,这次会面的所有期待都已达成。 合作是必然的了。 需要磋商的只有具体的合作条款,以及最终利益分配。 包括一些必须要侧重的重点。 譬如必须今年内上映的硬性要求,这对一个科幻影片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 除非做5毛钱特效。 但这连徐老爷这关都过不去,已经走到现在的他是不可能允许自己出演一部烂片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