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首先接到的竟然是陈一凡打过来的电话,刚接通,他立即迫不及待的说:“恭喜徐老师。” “徐老师的发言真是太帅了!” “我……” 叽叽喳喳说了一箩筐的夸赞话语,回头就提到了已经过去几天的事情:“徐老师怎么看待星海之子这个概念。” “我们的电影是不是可以加入更多的一些细节想象力,来完善基底框架……” “我在考虑一个重要的设计问题,我们是不是让科幻更硬派一些……” “这方面的事情李导和庄导都不太能清晰……”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流浪地球’项目关注度都不会低。” “我其实是希望做成硬科幻类型的影片,让更多的元素具备科学依据,哪怕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有简单的一句台词,也足够让电影升华。” “所以我在考虑聘请几个关联性较强的科学家当顾问,丰富影片的一些框架设计…… 其次是让各种场面更有科学逻辑性……” 最后,陈一凡说道:“当然,最终目标是让全世界明白什么是我华国的科幻!” 徐年耐心听完了陈一凡的各种想法,然后直言不讳的回答:“陈导,你对我的期待太高了。” “其实你们才是专业的,我只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普通演员,能做得很少。” “这些事情不需要太着急的,也不用那么啰嗦,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可以,相信自己吧。” “让蓝星去宇宙流浪这个概念已经超越了目前全球科幻影片的想象范畴。” 陈一凡:“好的。” 结束这通电话,徐年还真是有点哭笑不得,他是没想到陈一凡会在这样的时机谈论这种话题。 只能说,年轻的陈导被奥斯卡奖杯的浮华给迷了眼了。 已经开始幻想明年走上奥斯卡了。 科幻片,尤其是硬科幻,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影奖项中其实都是乱杀的。 地球的流浪地球不能完全算是硬科幻,至少第一部不那么硬。 很多概念比较虚。 没有基底。 准确来说应该归属在太空歌剧这个类型里,并且是比较软的太空歌剧。 一些概念不太经得起推敲。 对于硬科幻爱好者来说,属于存在一些逻辑硬伤的类型。 陈一凡的想法很简单,他想把徐年随便吹的牛落地一下,让流浪地球整体框架更加震撼。 至少要在某个角度颠覆目前的科幻影片。 对此,徐年的看法是陈一凡想得稍微有点多了,让蓝星流浪这个概念已经是蓝星从未出现过的了。 毕竟之前陈一凡的设想是基于太空而非蓝星本身的。 其实在科幻片领域蓝星是比较匮乏的,三体这类知名的太空歌剧作品并未出现。 很震撼的星际穿越之类的科幻影片也没被做出来。 现在是类似复联那样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科幻电影,都玩上星际了最后打起来还是提刀肉搏。 所以徐年这次来洛杉矶才敢吹这么大,因为根本就是在填补空白,可想而知杀伤力有多大。 不过徐年并不介意陈一凡这么按捺不住野心,要是没特么追求的话,下次还怎么装逼啊~ 再说,有李成和庄辉这种老成持重的选手从旁把关,不会偏。 虽然他徐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演员,但当观众的欣赏眼光还是有的~ ……… 没两秒钟,又进来了新电话,这次是林树,纯纯祝贺了。 唐探3被砍掉后,事实上受伤害最大的选手是林树。 按照唐探1、2的热度,如果硬上唐探3,票房数据会非常漂亮。 不说打破历史记录,随便拿个三四十亿票房还是很轻松的。 不过林树也没什么怨言。 毕竟也不是说缺了徐年就拍不成唐探3,如果林树一定想要拍的话,组局不会太难。 顶多是徐年不会参与。 李成这种青年优秀导演也是要讲人情世故的。 只要林树想组局,李成碍于情面和人民币,也会抽时间去执导的。 实在是根据多方评定,唐探3的制作必要性已经没了,林树也想休息休息,所以大家各生欢喜。 ……… 和林树前后脚打来电话的是杨笑,他跟徐年的合作也是非常多。 唐探3项目终止,对他也是有一点点影响的。 他也是重要参与人员嘛。 不过他更没所谓。 跟徐老爷合作的这几次算是把他的水平彻底锻炼出来了,一点不愁戏拍。 老实说这老小子比徐年都吃香。 没别的,这老小子没那么高的咖位,不那么挑剔,不像徐年,他只演自己想要表演的类目。 在确定‘流浪地球’项目之前,天悦收到的优秀本子能堆出一面墙那么高。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没别的,还是那句话,华语影视从来都不缺好本子,缺的是优秀团队。 以及…… 在不在这个圈子里。 好东西都特么只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流通,这也是华语影视最大的发展弊端之一。 不过这跟徐年关系不大。 他是不可能去操心这点小事情的,他本身可没什么大局观。 爱谁谁才是他的态度。 ……… 之后徐年依次接到了许许多多熟人打过来的祝贺电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