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开创了一个学派-《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1/3)页

    

    inf

    美影厂的展厅里,有两大扇明亮的窗户。

    相比屋里的热热闹闹,正在飘着雪花的窗景,就显得更加清冷了。

    对于这个年代的企业单位来说,能得一金奖银奖,或是一省优部优,往往还是一项不容推卸的政治任务。

    比如,江山那只在冬京广告节上获奖的公益广告《名画篇》。

    那广告在制作之初,也同样被上级下发了“争取获奖”的书面通知。

    一般情况下,面对通知函里的“争取”两字,下级单位都是一律按照“务必”来执行的。

    “咱们单位的片子,已经多少年没在国际舞台上获奖了,”

    特伟今天是真高兴啊“我原本还以为《哪吒闹海》能闹出点动静来,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牧笛》的好消息。”

    江山这一会只想做个合格的听众。

    但脑海里不断跳出的新闻画面,却又在不停的提示他美影厂在79年上映的几部动画电影,都将在今明两年取得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戴铁郎这时候说道“厂长,咱们单位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应该是木偶剧《神笔》吧?”

    “对的,就是它,”

    对于厂里第一部获得国际认可的影片,特伟还是很了解的

    “《神笔》这部片子就是冲着获奖去的,当时厂里为了拍好这部彩色木偶剧,足足准备了两年。”

    “两年?”许局惊了。

    实在是没想到,原本在他眼里很小儿科的东西,居然要花上这么多时间。

    “我们局建一个厂也用不了这么久啊!”

    “那是,”特伟也承认这点“别说你们局了,就是闵行一条街那样的建设速度,全世界也找不出几个呀!”

    许沐春摆了摆手“1号路就更不用提了,十万建设大军一块上,不出奇迹就怪了!”

    1959年那会儿,仍是一个油电混合照明的年代。

    浦江的十万名工人老大哥,仅仅用了78天的时间,不但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了一条柏油马路,还在沿路竖起了13栋大楼。

    之后,又用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完成了1号路二期工程的18栋大楼。

    自此,”闵行一号路“的威名就彻底叫响了。

    和徐汇新村的九栋楼一样,只要是浦江拍摄的纪录片,这两处地标就必然会出现在镜头里。

    听见许沐春口中的十万大军后,特伟也笑了。

    “你要清楚一件事,当年筹备《神笔》的时候,咱们单位还没建厂呢!

    只是制片厂的一个美术小组,全组人加一块也没超过20人。

    从没有接触过木偶剧的美术组,一切事情都要从零开始。”

    浦江美影厂的美术片,拍摄周期一向不短。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制作团队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影片的制作技术,都是边摸索边拍摄的。

    也就是说,建厂前后那些年的作品,本就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

    “知道《神笔》当年获了多少奖吗?”特伟对着许局长伸出了一只手

    “从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上的一等奖开始,《神笔》先后在五个国家拿到了大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