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霓虹的街机市场一直非常庞大。 即便后世全世界的街机游戏市场都近乎消亡了,霓虹却还有一年数千亿日元的市场规模。 更何况,如今还是街机游戏的黄金年代。 羽生秀树没想过能卖出吃豆人那样创纪录的销量。 《马里奥兄弟》的销售只要能抵消成本,再把精灵娱乐的运营费用赚回来就行了。 羽生秀树结束主展台介绍的两天之后,销售部负责人前元真生向他汇报了展会期间的基板预订数量。 一个令他感到惊喜的数字。 “四千七百台。” 前元真生汇报完还开玩笑的说,“生产部那边看来要加班了。” “是啊,肯定要加班了。”羽生秀树也高兴地说。 被收购之前的精灵娱乐,只靠山寨游戏基板,能卖个几百台,就算是热卖了。 几千台的订单,估计够生产部忙上一段时间了。 别看四千七百台的数字看似不多,比不上大厂新游戏动辄上万台的出货量。 可对于精灵娱乐这样的新会社而言,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毕竟一台基板售价就有二十五万日元,四千七百台的销售额就超过十一亿日元了。 当然销售额虽然高,成本也不便宜,不计算开发游戏的费用,光是硬件成本就超过五万日元。 所以说开发游戏就是在赌博,一旦失败损失会相当惨重。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任天堂的人看到精灵娱乐同步推出漫画,会那么惊讶了。 而这也就是羽生秀树这位穿越者最大的价值所在。 不但直接能拿出后世成功的游戏,还能详细的设计好成熟的游戏版本。 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的开发,都能节省巨大的成本。 不过就在羽生秀树庆幸销量不错的同时,也在考虑生产部门改组的事情了。 四千七百台只是一个开始,只要游戏反馈足够好,那后面肯定还会有持续不断的订单。 而精灵娱乐如今已经走上正轨,后续游戏会接连不断的上市销售。 还有最关键的电子宠物“拓麻歌子”,那可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的销量,是千万级别的销量。 就本部这点生产能力,肯定是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的。 扩大生产,势在必行,精灵娱乐必须提前考虑了。 不过自建工厂需要时间,也需要成本。 暂时来说,只能先找合作厂商代工。 当然自建生产厂肯定是要做的。 别的不说,多建厂,多贷款,多买地。 然后等地价暴涨把地皮一卖,再拉着生产线去西边投资建厂。 其他人或许会对那边的投资环境不放心,但他却一点顾忌都没有。 想到这里,他便将展会的工作交给前元真生负责。 自己则返回精灵娱乐,召开了工作会议。 精灵娱乐的会议室。 社长北原惠理,硬件开发负责人新垣哲也,生产部门负责人草村纯忠相继前来。 羽生秀树看到几人,似乎想到了什么,对负责会议记录的小秘书佐平雅子说。 “去把岩田聪也叫过来。” “好的。” 佐平雅子离开后,北原惠理小声询问羽生秀树。 “羽生桑很看好这位岩田桑?” “我觉得他在管理上很有天赋。” “难怪新垣桑最近把事情都丢给他呢。” “新垣哲也更喜欢做技术方面的工作,对管理工作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如果合适的话,让这位岩田负责精灵娱乐,我一个人也有些忙不过来。” 北原惠理作为整个云上文化的社长,承担的职责渐渐向广桥浅子靠拢,不可能一直兼任所有的工作。 羽生秀树赶忙叮嘱,“先看看,不能揠苗助长。” “这个我当然知道。”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岩田聪已经被佐平雅子带到了。 发现会议室里除了两位领导,就是硬件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只有他一个软件开发部门的人,岩田聪似乎猜出了什么。 心中虽然感到高兴,但表面上还是十分平静,坐在一边也不发表意见,静静听着大家的讨论。 会议上,大家决定对生产部门进行改组。 继续维持生产的同时,由原负责人草村纯忠带人组建品控部门。 他们接下来的任务,第一是寻找适合的合作代工厂。 第二就是寻找合适的建厂地皮,准备为自建生产厂做准备。 待会议结束,所有人都离开工作的时候,羽生秀树却单独将岩田聪留了下来。 “羽生会长。” 岩田聪不知道羽生秀树留下他做什么。 “岩田桑,你对今天的会议有什么想说的吗?” 羽生秀树问,他想听听未来任天堂掌门人的意见。 “暂时没有。” 岩田聪最近只关注拓麻歌子的软件开发,对于整个会社的发展,并未有太多的关心。 羽生秀树微微有些失望,明白现在的聪哥还没成长起来。 不过想到对方的潜力,他还是耐心地说。 “新垣桑不止一次对我说,岩田桑有很好的管理能力,我希望你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工作时尽量全方面地进行考虑,我和北原社长都很看好你。” “是,我不会让羽生会长失望的。” 岩田聪不卑不亢的回答。 羽生秀树很喜欢岩田聪这种态度,又和对方说了几句,才送对方离开。 …… 精灵娱乐在展会上的亮相相当成功,为期近一周的参展结束之后,订单数量达到了六千四百多台。 一时间,原本还算“悠闲”的生产部门,立刻就忙碌起来,没日没夜的加班生产基板。 与此同时,《精灵game》杂志开始发售。 北原惠理跑遍全霓虹开设的九家‘精灵show’直营店,也跟着开始营业。 由于精英娱乐如今的产品太少,因此“精灵show”还是以运营街机游戏为主,顺便售卖精灵娱乐的周边产品。 开店之初,凭借羽生秀树亲自设计,充满未来感的装修风格,还是很吸引顾客瞩目的。 如今这个年代,但凡是游戏大厂,基本都有自己的直营店。 直营店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在直营店受到欢迎的游戏,立刻便会有其他游戏厅跟进进货。 后世snk巅峰时期,光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街机,就超过一万台。 只要新游戏一发售,便立刻能形成规模,引起其他游戏厅的跟风购买。 可惜精灵娱乐现在的游戏还没有形成规模,硬件开发费用又太高,技术发展还不够,否则羽生秀树一定会搞自己的模块化街机基板。 毕竟开发游戏只能做下游,掌握了平台,才能制定规则。 而提到平台,就逃不开任天堂要在明年发布的fc主机。 不过没关系,精灵娱乐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发展,不是没有机会。 雅达利大崩溃马上开始,北美游戏市场在明年开始进入萧条期。 这段时间,就连任天堂都被阻拦在外。 而这,就是他需要的机会。 现在,他还要继续等待,等待一切开始。 在这之前,精灵娱乐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街机游戏展结束之后,精灵娱乐走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除了看这第一步走的是否成功,还要稳定好后续的脚步。 因此即便北原惠理回来了,羽生秀树依旧常驻会社。 既要决定合作代工厂的选择,还要指导工作室的游戏开发。 毕竟现在的几款游戏,几乎全都是他设计的。 首先是游戏《功夫》的开发。 即便神圣工作室,现在由中乡俊彦这种未来大神带领。 可毕竟是以往没有的格斗游戏,因此不少问题还是需要他进行解答。 而交给神话工作室开发的《敲冰块》,则更加麻烦。 这款游戏看似简单,但其实制作难度非常之高,远远超越了之前的《马里奥兄弟》。 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市面上所有的游戏。 因为这款看似简单的游戏,实际上是一款多屏卷轴游戏。 那就是游戏人物并非固定在一个版面内,而是可以在游戏背景中自由地移动。 1978年的游戏《太空侵略者》,也就是fc红白机上的小蜜蜂,玩家只能在屏幕下方,沿着一条线移动。 1980年的游戏《吃豆人》,玩家可以自由的在版面内移动。 1981年的游戏《大金刚》,游戏中第一次出现了平台和跳跃的概念。 在游戏中移动一段位置,从地上跳到一个平台之上。 这种在后世玩家看来,再简单不过的操作。 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游戏历史上一次次重大的变革。 而机战游戏《defender》,是设计师第一次在游戏中展现出多屏卷轴效果。 它的出现,让玩家的游戏世界,不再受限于屏幕的宽度。 不过《defender》的多屏卷轴效果受限于机器性能,是通过取巧实现的。 这款游戏将背景完全设定成黑色,就省去了最重要的擦除旧背景,呈现新背景的过程。 精灵娱乐想要开发的《敲冰块》,虽不是较为复杂的横版卷轴过关游戏,只是简单一些的垂直卷轴游戏。 而且取巧的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转换的时候,偷偷完成了更换版面。 但不管怎么说,这款游戏都属于划时代级别,存在背景的多屏卷轴游戏。 开发难度高不说,还对硬件有着很高的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