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邙山孤冢、陵霄阙语【贰】-《魏卿》


    第(2/3)页

    “臣出自儒生之末,承蒙陛下厚爱,拔臣群萃之中,立之六军之上,为报陛下大恩,臣遇国事,又岂敢不尽言?但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却是先帝器重谋臣,刘子扬常与臣言,蜀不可伐。还望陛下三思而行啊!”

    让杨暨没有想到的,皇帝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大变:

    “岂有此事!刘晔曾亲与朕言,蜀可伐也!卿缘何又说,刘晔言蜀不可伐!”

    杨暨听了这话,心中虽然诧异,但他并没有说谎,自然不会慌张失措,杨暨脸色依旧泰然自若,他朗声言道:

    “陛下,刘晔可召而当堂对质也。如臣所言有所不实,陛下但可问罪!”

    就这样,曹叡一道口诏,召来了刘晔,让曹叡奇怪的是,无论他怎么问刘晔,刘晔始终不言不语。

    皇帝自然不会任由这个疑团继续在心中这样发酵,他依旧相信刘晔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相信刘晔如此做,自然一定有他的道理。

    就这样,曹叡给足了刘晔面子,再次单独召见了刘晔,以便听刘晔解释。

    果然,刘晔的口才并没有让皇帝失望:

    “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之间漏泄机密,焉敢向人轻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自当守其密也。陛下如今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

    皇帝听了刘晔这番话,又哪里能知晓刘晔心中的真心假意?

    就这样,刘晔从此便失去了天子的信任,成为了一个闲散的太中大夫、大鸿胪。

    胸中奇谋万千的刘晔,一个算无遗策的谋士,居然成为了一个混吃等死的闲散大夫,这叫刘晔如何接受呢?

    后来,聪明无比的他竟因此而发癫发狂,但即便如此,天子依旧不会原谅他这个“两面逢迎”的小人了......

    【注一:此段可与之前一百一十三章:天渊池畔、帝意南征一章中朝会上略写的内容互补。】

    就在这时,一个清亮的声音打破了刘晔的飘渺神思。

    “启禀陛下,此次大将军率雍凉之精锐,御西蜀之贼虏,应当好好奖赏才是。”中书监刘放出班,立于殿中说道。

    “臣附议。”中书令孙资亦出班附和。

    二人明白,此时正是陛下心情大好之际,于此时扶司马懿一把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整个朝堂都不会觉得不妥,陛下自然也不会疑心自己二人趁机结交党朋。

    曹叡略一沉吟,方才说道:“此次大将军确有御敌之功,功不可没,着有司赠其食邑两千五百户,以示嘉奖。”

    “陛下圣明。”

    刘放孙资二人闻言,心中大喜,他们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

    早朝已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