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晋文帝瞥了颖王一眼,“赈灾也得有个方案,现在还没拿出方案,你如何去?” 颖王喉结滚动,认真道,“儿臣想了几个方案,不知父皇可认同。” 晋文帝眼睛一眯,“哦?你说来听听。” 颖王拱了拱手,“如今大宛兵变,儿臣想着,边关肯定缺兵少将,抽丁充兵是迟早的事,与其在全国范围抽丁,引得百姓哀声怨道,不如咱们就从江淮征兵。那边如今没有粮食,家里少个人就少张吃饭的嘴,男丁到了军中吃穿由国库供给,打了胜仗、立了军功,还能得到赏赐补贴家用,岂不一举两得?” 晋文帝眼底露出赞赏之意,“你这个主意倒是别出心裁!” 赵王也赞许的点头,“六弟这个提议确实很好,只是……” 任何好话,后缀带了“只是”二字,说明就不是真的赞许。 众人都看向赵王。 晋文帝问道,“只是如何?” “两淮地区如今颗粒无收,征兵确实可以保住那边的男丁,只是这剩下的老弱妇孺又该当如何处置呢?没有粮食,连男丁也被征走,只怕不出一两月,就会饿殍遍野啊。” 晋文帝长哼一口气,赵王的担忧不无道理。 就在这时,殿外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缓缓走进来,伴随着这道身影,是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不会!” 竟是贤王来了。 贤王因着先天残疾、母妃卑贱,从不被人注意,是以谈这等大事,晋文帝这个老爹都没想起来将他喊过来,没想到他不请自来。 不过这种危急时刻,当爹的没有会嫌儿子多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