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戏曲大师的肯定-《娱乐:一首万疆,被国家征用!》


    第(1/3)页

    舞台上的苏白,看着台下观众如痴如醉的模样,内心也是有些微微的感动。

    他自身也沉浸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之中。

    《赤伶》这首歌,不光曲调朗朗上口,而且背后的意蕴很深刻。

    歌声中的那位伶人,在那个时代,虽然只是一位地位低下的戏子,但实际上却是一位抗争侵略者的艺术家。

    苏白在通过歌声传递情感的同时,也是在用歌声向那位艺术家致敬。

    随后,他稍微收敛了一下心绪。

    接下来的一段歌词,是用戏腔唱的,也是这首歌的高潮之一。

    他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带给听众最极致的视听盛宴。

    苏白双手缓缓拨动着古筝的琴弦,缓缓开口道。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

    此时,苏白的声音再次切换为戏腔。

    而听着这戏腔,所有人的脸上出现恍惚的神情。

    如同时光穿梭,所有人的眼前倏忽间出现了一座热闹的戏台。

    台上有一位伶人,正唱着令人心碎的离别歌。

    她为何唱着心碎的歌?

    她身为一位伶人,心中的忧国之情很难用文字书写出来,只能通过戏曲唱出来。

    而台下的人,全是生面孔。

    他们是戏园子的客人,吃着肉喝着酒,放声大笑,肆意妄为。

    这强烈的对比,让所有人眼眶微微湿润。

    古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歌声中描绘的故事,却与这句古言,截然相反。

    一位伶人,竟然比台下的观众,有着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可悲可叹!

    此时后台之中的总导演洪滔,听到歌声中的最后一句“谁是客”时,眼神一亮。

    他对这句歌词有着自己的见解。

    这句歌词的表面意思是,坐在台下的观众,仿佛是戏园子的客人。

    实际上呢?

    伶人唱完这一场,又唱下一场,每一场都是倾尽了心血去和,人笑痴,人笑狂。

    说她是个戏疯子,然而唱悲欢、唱离合俱与她无关。

    她才是这场戏的客。

    是看戏的人,入戏太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