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路……” 华夏文工总政大院。 李部长听着韩虹演唱苏白写的新歌,目光有些呆住。 听着韩虹嘹亮而清脆的声音,李部长的思绪仿佛回到数十年前。 那时候,他还很年轻。 作为下乡青年,他和一大帮城里的年轻人,远赴蔵区援助,帮助生活贫困的蔵区人们改善生活条件,教蔵区孩子读书认字。 当时的环境非常艰苦,饮食条件、高原反应等重重难关。 然而,李部长认为最大的难关,就是路。 老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去往蔵区的路太难走了,严重影响蔵区的发展。 受制于当时条件有限,在李部长下乡那段时间,路也一直没修成。 后来回到城里,李部长也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 直到后来华夏的基建水平发展起来,修了去蔵区高原的铁路。 李部长的心头大石终于放下。 此时听着这首《天路》,李部长下意识想到那一条条去蔵区高原的铁路就是天路。 看来苏白的歌名来源,应该就是那条青蔵天路。 在感慨之余,李部长再次被苏白的写歌才华震撼。 在他看来,这首歌真的很棒。 不同于那些情情爱爱的歌曲,这首歌的主题真的很棒,立意也很大,展现蔵区人民对铁路的向往,赞扬修建铁路的工程师和工人们,更传递出华夏人克服重重困难修建铁路的精神。 如果给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打分,李部长直接给一百分! …… 舞台现场。 韩虹弟子的歌声随之响起。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韩虹弟子的高音特别优秀,虽然不如韩虹,但观众们听着也感觉还不错。 当然最主要是歌曲本身的旋律节奏非常好。 这首歌的旋律并不同于常见的蔵族民歌,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使人听上去新颖别致。 接下来响起的,是韩虹的歌声。 而在这段歌声里,韩虹将自己的高音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1】【6】【6】【小】【说】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趟。” 观众们忍不住长舒一口气,满脸的愉悦。 韩虹的女高音在整个华夏都是首屈一指的。 听着简直就是享受。 此时舞台上的苏白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首歌真的太适合韩虹了。 虽然苏白自认为也能很好地演绎这首歌,但他唱不出韩虹的那股韵味。 那是来自蔵区高原的韵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