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几位武将目光熠熠,你一言,我一语,要不怎么说,只有打仗的将军,才明白功夫在哪里。 “快是一回事,打是一回事。”老朱道,“看看怎么打,才能一冲就把宋忠吃掉了。” 光幕果然解释了朱元璋的疑问: 【宋忠手底下的三万人,一半是朝廷军,一半自燕王三卫。宋忠为了控制后者,让他们去打自己的旧老大,自作主张的撒了一个谎——一个将他葬送的谎。 他说燕王大大的暴虐,把他们留在北平的亲人全部杀掉了。 史书上说,朱棣是到了怀来才从间谍口中知道这件事,于是立刻想出了用燕山卫的家人们为前锋,扰其心志的法子。仗还没打呢,宋忠麾下纷纷倒戈来归。宋忠大败,跑去躲厕所。】 “蠢货!”朱元璋这才明白缘由,不禁怒骂。 傅友德他们,却各自凛然。有朝廷诏令在手,有本部兵马在手,甚至还将燕王人马的将领撤换调走,这样都不能控制军队,还得宋忠撒出这样的谎,军队才指挥得动。 这是宋忠废物蠢货吗? 这丝丝缕缕,难道不正证明了燕王对他卫队的绝对掌控力吗? 【但up觉得,事实应该不是这个顺序。就像前面讲的,北京到怀来200里呢,燕王如果是在怀来知道谎言,总不能开个传送门,把身在北平的士兵家人召唤过来吧?这些人,肯定是出发奔袭的时候就带着的。 up推测,从开平往北平杀来时的宋忠就已经撒谎了,否则,他甚至无法让这些士兵跟着他一起前往北平和燕王作战!然后,宋忠队伍的行军消息,被来投朱棣的小老百姓举报了。 是的,你没看错,老百姓。 估计朱棣要么是从这些百姓的口里知道谎言,要么听了举报后派间谍去打探了,做了完全的计谋才开始急行军的。这一信息战,燕王轻而易举,完全打赢了。】 “信息战?”朱元璋琢磨这个第一次听见的词汇,“好个‘信息战’!” 现场只有朱元璋的声音,一个精彩的战斗刚刚结束,其余的人半是回味,半是屏息,期待光幕透露出更多精彩的后续。 【此后,永平跟着投降,燕王又用间干掉了大宁卫都指挥使卜万,由心向自己的二五仔陈亨控制。至此,朱棣终于在北平附近小小的站住了跟脚。 从张信密告到宋忠谎言,再到朱棣甫一占据北平,左近便有三城“以城来献”,直接把脑袋别腰上,赌上九族,和朱棣一起造反了! 朱棣的个人人格魅力,可见一般。 朱棣到底是怎么能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光幕的声音到这里,灵堂的人,也就齐刷刷将目光集中到朱棣身上。 他们也想知道,这个藩王,这个兄弟,到底怎么来的如此魅力! 是靠他的口才,许诺封公封侯,恩荫子孙? 是靠他的钱财,喂饱那些跟着他干的士兵? 【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朱棣的带兵风格及作战风格中,解释一二吧。 记录在《奉天靖难记》里的,有这短短一个小例子: 在朱棣长途作战的时候,有个士兵生病了,于是朱棣把自己的备用马匹让出来,驮载这位士兵。左右都劝他说,你把备用骑让给了别人,回头你要用了怎么办?朱棣回道:人难道还没有马重要吗? 行军过程中,吃饭饮食,也都和士兵一起,士兵吃了喝了,他才吃喝。】 听到这里,以傅友德为首的几个将军暗暗点头: 爱兵如子,难怪能带出强军,难怪士兵愿意为朱棣效死。 可这短短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还有一次,朱棣和朝廷军打,一部分朝廷蒙古人被他俘虏了。朱棣当天就让这群人带着刀给他守营帐。还是左右劝朱棣说,你就不怕他们半夜把你刀了?朱棣简单回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坐的都是好汉,不会害我。果然,第二天,这些好汉就提刀上战场,为朱棣拼命了。】 朱元璋这时候也叹了口气,承认道:“不错,有咱几分大度风范了。” 其余皇子们暗诽一声:嗯,年轻时候的你。现在的你,就是但有风吹草动,嘎嘎乱杀。 【整个靖难之役,朱棣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亲自带精骑,远距离长途绕背突袭。而每一次,朱棣都身先士卒,率众冲锋陷阵。】 听到这里,众人面色骤变。 朱樉竟脱口而出:“若你伤了死了,岂非群龙无首,偌大基业,随风而逝!” 他未尽的话,恐怕是: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之贵命,岂可轻忽? 【刀剑无眼,何况在靖难之役中,朝廷兵马里的每一个人,恐怕都想要借燕王项上人头一用,好博个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朱棣不知道危险吗?朱棣不恐惧死亡吗?但朱棣依然亲自带领他身后的士兵——不是坐在安全的中军之内,而是站在他们身前——像一面引领他们向前的,英勇无畏的旗帜那样,带领着他们向前。 这一刻,朱棣不是天家藩王,他们不是普通士兵。 这一刻,朱棣不贵,他们不贱。 这一刻,他们是战友,他们是同袍,他们同进共退! 我想,拿破仑一世所喊出的那句话,正是朱棣这一行为的最好注脚。也是朱棣能以小小北平,能以800勇士,掀起覆灭建文朝廷滔天巨浪的根本魅力所在—— “如果我向前冲,跟上我!如果我退缩,杀了我!如果我战死了,为我报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