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凉州兖州战南阳(二十一)-《三国重生马孟起》


    第(2/3)页

    羌人血统,就不给他做事儿。当然了,不支持马超的,也不会在凉州军这儿,这个是肯定的。不过看看治所的百姓,凉州军还是很得民心的,这个是半点儿不错。尤其是不少百姓可都知道,凉州军主公就是马超,是大汉的骠骑将军、凉州牧,还有个什么侯爵,叫槐里侯什

    么的。这最基本的东西,不少人还是知道的。不过大多数,还是不知道,这个骠骑将军是多大的官,但是什么州牧,他们倒是很清楚,至少老百姓就认为,一个州最大官儿,就是这个州牧,这是他们所认为的。至于说骠骑将军,他们只是知道是个挺大的官儿,好像比州牧还大,所以说比他们所认为的大官还要大的官职,老百姓自然是不敢小看了。所以说老百姓

    看的都是这个,什么你有羌人血统的事儿,他们可真是不关心。他们就只关心在马超治下,能有口饭吃,生活不错,所以其实就足够了。而其他的东西,真都不那么重要了,而且马超基本上都是征战在外,而不是在他凉州军的地盘作战,所以老百姓觉得挺和平,就比什么都

    好。至于说别的,什么忠心大汉之类的,那可真不是老百姓所要去考虑的。马超如何,是不是忠心朝廷,和他们的关系都不大。至少他们就知道,只要自己所住的,还是凉州军的地盘,就有不少的保障,这就足够了。说起来马超怎么样儿,他们真不在意,哪怕马超称王称

    帝,他们都无所谓,甚至还觉得好呢。至少老百姓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吃饱穿暖,这绝对是乱世中,他们所追求的了。当然了,真打仗没完没了,那只要饿不死的话,他们其实就满足了。而且最好别把小命儿丢了,这就更好了。毕竟兵荒马乱的,一个不小心,小命儿可能就真没了,那都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哪怕不管是凉州军也好,是兖州军和江

    东军也罢,他们都算得上是军纪严明,可每一支队伍里,总会有不怎么地的人,这个是很正常的。所以根本也没说就能完禁止得了,有人犯事儿是被处理了,可有的人,直接就跑了,还是抓不到,军法处置不了,被个别人是逍遥法外了,这都没办法的事儿。如果说凉州军、

    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真都能做到,对百姓从来都是秋毫无犯,从来没有士卒对百姓如何如何,那么天下估计早都太平了,这也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儿,是吧。可显然,这哪有那样儿的队伍呢,尤其是如今这个时代,那就更不说了。哪怕是凉州军这样儿的,待遇都很不错的士卒,也一样儿是有危害百姓的,那都真不是说就一个没有,有,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而曹操对徐晃的埋怨,就是这么多,对李通他是满意,而徐晃只要回来,他是肯定要说对方的,而且还得稍微处罚下。曹操想到这儿,心说这个徐公明啊,本事是不错,可就是不怎么让人省心啊。之前守御函谷关,就因为早撤兵,所以回来就被自己给处罚了一次。这如今又是,带五百骑兵,就去劫营,这事儿别说自己已经是从探马那儿知道了,就算是不知道,

    等荀攸回来,就以他那性格,都得是赶紧告诉自己。当然了,荀攸可不是为了让徐晃挨说什么的,那绝对没有,说白了,还是为了让自己说说他,他徐晃也能多点儿记性,别总是犯错啊,就是这样儿。不过曹操也想过了,不管自己是怎么处罚他徐晃,只要以后他还是觉得

    自己要去做的,那么就算是军法,也一样儿没用。徐晃不是说是一个特别迂腐,不知道变通的人,那样儿可不是他,但是基本上,只要他认定的事儿,自己必须要去做的,他就一定会去做,这个是一点儿没错。好歹曹操也是认识对方那么多年了,就说徐晃加入到兖州军,

    都那么多年了,因此,他对徐晃还能不了解吗。不过虽说如此,但是自己说了他,处罚了他一下,那么以后类似这样儿的事儿,基本上就不会发生了。首先,必须要让徐晃认识到,这个事儿是错误的,只有这样儿,他才能不再去犯,去改错,去认错。如果说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做得对,没毛病,那么曹操也知道,基本上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不过曹操更清楚,徐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