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爹暂时没来,他这会儿正高兴的通知家里的亲戚和街坊四邻呢,说一定要把人都带过来见证你获得县令大人的表彰。”龚秀英母亲道。 龚秀英:“……这可真不像我爹平时的性子啊。” 其实她的性子是有些随爹的,很难想象平时性情内敛的父亲会情绪外露的通知大家。 “那是,你爹这辈子没什么大出息,他平时就是想吹也吹不出来啊,倒是你这次表彰这次过后,信不信你爹的性子一定大变。”龚秀英母亲笑道。 很快龚秀英装扮好,换上过年的衣服出来,此时院落已经清扫干净,连片落叶都不见,等龚秀英走向慈幼局的门口,看到诸多目光朝自己望来,眼中带着无比的热切,她心头微慌,下意识垂眸。 却不想她胳膊猛地一紧,是母亲靠近,并挽住她的胳膊。 龚秀英母亲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大,说的话隔着门都能听见,这次只有龚秀英一个能听到:“秀英啊,娘知道今天过后,你就再也不是爹娘的秀英,而是会变成大家的秀英,他们中有的人会盼望你好,有的人会盼望你坏,不过你不用怕,你只要知道,我们就在你身后,你只要一直往前走,别回头就行。” 说完龚秀英母亲驻足,手在龚秀英背后微微用力,把龚秀英往前温柔一推。 “秀英,那个红衣服的姑娘就是龚秀英!”龚秀英脚下向前一步,人群里有认出龚秀英的人激动道。 龚秀英却在此时回眸,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母亲还有一众亲友,前方是对她态度热切的陌生众人,她知道他们所求,直到这时,她才隐隐察觉到自己究竟背负起什么。 不过,这是她选择的路,她不后悔。 龚秀英回眸,迎着前方各色目光,脸颊略显羞涩拘谨,脚下步伐却越发坚定。 “秀英姐,你一定能行的!”慈幼局门口,池云亭和谢蝉衣给龚秀英加油加气道。 很快就到晌午,县衙的衙役们从县衙到慈幼局一路敲锣打鼓,热热闹闹,途中不知吸引多少人,全都涌进这条向来萧索的青石巷。 除此之外,衙役的队伍里居然还有一顶官轿,看到那顶官轿,围观众人哗然:“县令大人也来了,居然是县令大人亲自表彰!” 县令大人亲自表彰无疑是最高荣誉,围观众人反应过来,纷纷后退赶紧让县令大人进去。 待到慈幼局门口,轿夫压轿,杨县令身着官服,戴官帽,掀帘出轿。 “恭迎县令大人!!!”慈幼局众人齐声道。 案桌上,香炉内的香袅袅燃起,慈幼局众人神色肃整,龚秀英站在最前面,就连管事也后退半步。 杨县令则身着官服站在案桌另一边,从袖中取出盖了官印的文书,当场大声宣读。 “今有上元县女郎龚秀英,作飞梭织布机、竖纱锭纺线车等社稷利器,乃天下女郎、木工之表率,故官府赏银百两,其人、其事入地方志……” 这些话就算不用人翻译,大家也基本听得懂,不由睁大眼睛,惊呼出声:“天哪,一百两银子,我全家干到死也挣不了那么多钱。” “入地方志啊,这是名垂青史啊!”地方志负责记录当地的人和事,非大事不可上,而现在龚秀英已经是其中一员。 “她娘,我们闺女真是太有出息了!”慈幼局外面,龚秀英父亲紧紧抓住龚秀英母亲的手,两人一起看着女儿,激动的热泪盈眶。 等杨县令念完文书上的内容,龚秀英双手恭敬接过,随着文书一同送过来的还有一百两银子。 看到银子,龚秀英眉头微皱,有些欲言又止,可是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龚秀英只能把一百两银子从衙役手中接过来。 等之后龚秀英才知晓县令大人已经给了她赏银,今天又给了一笔,因为县令大人想要她教导上元县的木工们,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把传统的穿梭织布机和横纱锭纺线车都换成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那一百两,大半都算龚秀英的工钱。 “大人放心,民女定不辱使命。”龚秀英坚定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