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试探-《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第(2/3)页

    “那次的事件,也深刻的提醒了我,像我们这样的公司,资产实现全球化配置,很有必要,”

    “好在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做得还不错,事实证明,因为低成本的因素,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

    塔塔说得很简单,但同为企业负责人的冯一平,听得出这背后的艰辛来。

    塔塔这样老大而传统,在印度确实又发展得不错的公司,被迫实施国际化战略,肯定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年轻的嘉盛就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嘉盛在美国的发展,那是不可复制的个例,严格来说,和嘉盛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我是非常赞同公司的国际化,优化资产配置,自然是很重要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不管我们赞同还是不赞同,支持还是不支持,全球化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冯一平说。

    “如果我们一直窝在家里,未来面对那些在世界范围里进行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对手,会毫无还手之力,”

    就比如国内的公司,因为只有人民币资产,汇率一波动,就会对相对的资产值和竞争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他们就只能无奈的看着。

    “你说得太对了,”拉丹赞同的说,“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只有主动出击,包括并购国外的公司,”他突然把话题一转。

    “冯你成功的主导了几次完美的并购,我们目前也有很多这样的选择,但是,因为类似的经验并不是太多,我想问问,你在决定一项并购之前,主要要考虑那些因素?”拉丹问。

    迈克他们听了这个问题,有些自豪,这其实就有些请教的意思。

    自家老板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惊艳,他们听说,哈佛都有意把自己老板的几次并购,当成教学案例。

    “确定一项并购,我大致有三个必须要满足的条件,首先,自然是得对公司的发展有利,对股东的利益有利,”

    这样务虚的问题,冯一平也不介意说上几句。

    “其次,这起并购,是否对并购公司所在国的发展有利,”

    这也是一个大而化之,但又很实际的问题,很多起并购,就倒在了这一条上。

    “最后,通过这起并购,我们是否能够获得一些新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能让我们把原本的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经过判断,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这起并购,无疑值得推进,”

    他都刻意简化后的标准,还是让塔塔很敢兴趣,毕竟冯一平目前的几次并购,无一例外,都非常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