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国产化计划-《大国文娱》


    第(2/3)页

    当然了,从欧洲进口的这批基站设备,堪称是天价,每个GSM基站报价100万美元,并且,低于100个基站的小生意不谈。当然了,为了让人能心态稍微好过一点,每个基站送1000部诺基亚手机,这批手机也就是目前,国内的三大运营商的入网免费送的GSM手机的来源。三大运营商天价买了一批基站和GSM手机,先把一线城市的业务试运营起来。等到一线城市的业务发展起来了之后,逐步增加基站数量。

    当然了,国外进口的这批GSM基站太贵了,首批基站进口到国内之后,国内的电信行业拆了几套基站,发现GSM基站的芯片,就未必比盘古电脑的芯片要复杂。还有基站所用的天线,也不过是简单的金属天线,但并不是太复杂的天线,也报价2万美元,也就是说,天线坏了一条,要进口的话,不客气,2万美元一套。而实际上,国内稍微攻关一下,天线就是可以自主生产,报价1000元人民币,毛利润至少有500元。

    首批网络刚刚完成验收之后,三大运营商就开始展开了移动电话的相关的业务,但限于目前进口的基站太贵,所以,暂时建网是以“实验”为主,每月每家运营商最多建10个基站。基站建设目前主要是培养维护和业务相关的人才。基本上是以几倍的人力资源在做同样的事情,主要是给今后业务扩张储备人才。

    等到明年国产化的设备投产之后,才是GSM基站飞速建设的时期。

    因为,等到国产化之后,2G基站的硬件成本,可以缩到50万人民币以内。即使一套标准的基站,报价50万人民币,依然是暴利。单纯的硬件成本,能超过20万人民币就差不多的。

    海外进口的这批设备,之所以如此昂贵,除了因为是欧美人工成本贵,运输成本、关税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方吃定了中国目前造不出这一整套基站设备,所以,针对性的爆出比较高的价格。

    如果是在欧洲的话,同样的一套设备,依然是暴利,但是报价会低于30万美元!主要是因为,如果报价高了的,当地很快就会其他厂商开始大规模的进入该行业。

    实际上,90年代也是全球通讯设备公司大规模进入该行业的时代,日本、欧洲、美国、中国、韩国等等一堆的国家厂商,纷纷的是进入该行业。而通讯设备厂商能够取得更好发展前景的关键,就在于订单!

    后来中国靠着本土市场,硬生生的喂养出了华为、中兴等等一大批通讯设备行业的世界顶级巨头。但是,中兴和华为,也是有一些关键的部件,为了采购方便,直接从海外进口集成。华为还算好,即使一些部件采购,但已经做好了备案,一旦别人不供货了,就启动自己造的方案。这种备案,使得华为大量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资源都放在了重复性研发,一直到别人断掉华为的供应,才会有用武之地,正是因为华为一直在之后准备,在供应商断货的情况下,迅速用自己的产品替代,这种不断用警惕的眼光看待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商的做法,反倒让供应商并未断华为的零部件供给,因为,华为真做好了准备,不用你的零部件,自己去造。

    另外一家巨头中兴,几乎是大部分的关键零部件,都是采用国际上的成熟的供应商的部件,因为,中兴从来没做过供应商断货的预案,所以……后来中美贸易战,中兴成了牺牲品,真的被美国的供应商,断掉了供给。

    由于进口的通讯基站太贵,再加上,只有国产化,才能把就业、税收和技术,转移到国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