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张叔夜为国荐才-《水浒大寨主》


    第(3/3)页

    “陈年旧事罢了!”张叔夜摆摆手,然后问王伦道:“我看你初时并不精通,而后三发接中这时为何?”

    王伦实话实说道:“这些年许久不练,有些生疏了。”

    张仲熊只道是王伦谦虚,开玩笑道:“这要是生疏,那我这箭术就更不够看了。”

    王伦把手中的铁胎弓双手递向张叔夜,要物归原主,说道:“也多亏了大人这张好弓。”

    张叔夜把手一推,说道:“这张弓就送给你了!”

    王伦听到张叔夜的话很是意外,这张上好的铁胎弓制弓需干、角、筋、胶、丝、漆六种上好材料。收集费力不说,造弓也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王伦刚要推谢,张叔夜又说出了一句让王伦惊讶的话来。“我打算举荐你参加今年的武举!”

    宋朝军队兵器以弓弩为主,弓弩兵在宋军中占六成以上,由于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时衡量一个人的武艺,都是以臂力作为第一标准的,即看能挽开多少斗的弓.

    这时王伦才明白张叔夜为何要考教自己的射术,在武举考试中射箭一项是重中之重.

    张叔夜给自己指出了另一条道路,王伦激动莫名。“王伦愧受了,多谢大人!”王伦诚心实意感谢张叔夜,一揖到底。

    文官不成武官也不错,毕竟没多久北宋就要灭亡,有权有兵才是王道。

    张叔夜受了王伦这一礼,说道:“原本这举人之位,你能考中,可是……”停顿了下,张叔夜没有说下去。

    王伦知道张叔夜没有说出的话,其实这也在他意料之中。

    “听二郎和我说了你的策论还有你的武艺,所以我才生出了这样的想法。”张叔夜继续说道。“文武都是一样,为国效力,你不要让我失望!”

    张叔夜口中的二郎自然是张仲熊,他铁定心为国荐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