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聚义厅议事二-《水浒大寨主》
第(2/3)页
之后梁山人马一路扩大,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白虎山、芒荡山,有的三五百人,有的七八百人,芒荡山最大,则有三千之众,梁山的发展走向失衡。
呼延灼、关胜率领官军入伙,让梁山补足了军械,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大的提高。梁山攻打曾头市出动军队近两万人,但是随着投降军士的大量增加,梁山人马达到三万人以上,粮草已经严重失衡。达到军队没有隔夜粮的困境,梁山集团只好下山借粮。
先后攻打了高唐州、青州、东平府、东昌府和北京大名府,每次城梁山都把府库藏打开,应有金银宝物都装载上车子;又开仓廒,将粮米装载上车,运往梁山泊贮用。高唐州、青州、东平府、东昌府的粮食够梁山三万人马吃两年,大名府是宋朝的北方重镇,粮食多,梁山人马可以消费一年多。
所以梁山从打青州后三年经常发生经济危机,梁山的领导集团也认清了这个严峻的形势,在五次反围剿中再没有收留降将降兵。
宋江、卢俊义清楚的知道,梁山的实力无法夺取大宋的江山,长期作山贼草寇又没有经济基础,无法养活大批的人马,梁山的现实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没有吃喝自行解体,二是接受朝廷招安。
聚义厅中,朱武听到李助说道经济问题,粮食问题,接口说道:“平常山寨的钱粮,多是靠劫掠过往行人客商,或者到附近的乡镇‘借粮’。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非长久之计!哥哥定下的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却是一举两得。”
王伦点点头,然后说道:“农为安身之本,商为立命之基,缺一不可!我意欲继续围湖造田,开垦山坡以为久用。除此之外,借着山寨酿酒之际,也可在外多加采买,必须屯够山寨三年粮草!”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钱粮问题必须重视!农民问题根本上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说白了是吃饭问题。假如农夫们都饱头饱脑,要赶他们上梁山并不容易。这些人既然上得梁山,王伦也要解决手下吃饭问题。
当下几位头领商议,群策群力,定下了几个创收举措。其一,山寨原本的劫掠照旧,打击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等实力壮大,抢州掠府。但是这项举措有不可确定因素,谁也无法预计一年可劫掠多少。于是王伦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银子十万两,粮食五万担,布匹一万匹。
其二是在外采买,鱼肉蛋奶,米面粮油,发动一切手段买卖,不计成本。粮食靠近寿张县、郓城县,有晁盖的关系,此事倒是容易。就是大名府卢俊义,沧州柴进处,紧要时也可动用关系帮忙。
其三是自力更生,梁山八百里水泊开垦土地,捕鱼养殖,采摘藕果等等。王伦计划明年山寨发展到万人,山寨要有能力解决三分之一的人员口粮问题,等到后年要能承担一半。每户,即每丁种地十亩,万人即十万亩,每亩亩产,按当时技术水平、投入状况,正常年景下能有多少?我们估计,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折合,亩产很难超过六百升,亦即一万人/十万亩年得六千万升(即六十万担)——当然这都是正常年景,理想状况。庄园共约四万人,每日耗粮约零点五升(大小口、男女平均估算,不含瓜菜等等),四万人日耗二万升,年耗七百三十万升,每年余粮五百二十七万升,即五万担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