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匿名电话-《醉宝鉴》
第(2/3)页
“看来这裱画的人是个高手啊!”看到整幅画被分成了五层,威老不禁感叹了一句,而边上的三人也同样都点了点头。要知道这里可是有五层纸,而其厚度,居然和平常装裱过画卷的厚度差不多,可见当然装裱这幅画的人,用心之深,手艺之高,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威老揭开画后便让三个人出去等了,毕竟这装裱字画也算是一独门的手艺,有些秘法只传弟子的,这几个人现在也不适合在观看下去了。俗话说法不传六耳,这些个老辈儿的手艺人很是注重师礼传承,而且揭画裱画这么手艺及其容易被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来利用,柳亦辰现在也不是他的弟子,而且孔叔和司徒枫对这些应该也不怎么感兴趣,所以这揭画的后续工作和裱画的一些秘法也不能让他们三人看到了。现如今的社会中会此技术的人恐怕也是不多了。
在以前的时候有一些个手艺人为了谋取暴利,会做出一些个揭画的事情出来,大家有书画知识的应该都有所了解,宣纸用墨极易晕染,几乎每层都可以浸透书画家的墨迹,作伪者把画揭开之后,一幅画就变成了两幅或者三幅。随着揭开的层数越多,这每幅画上面的笔墨也就会越淡,作伪者在笔墨清淡处在进行填补,然后在用宣纸裱层,经过处理后效果是非常好的,几乎能到到真假难辨的地步。
字画揭画的手法自古就有,如果需要装裱的书画水平一般或装裱匠技艺平平,是不会或不敢去作伪的,若是名画遭遇到高手,被揭层的危险就会大大增加。所以,很多书画家都不把名贵书画送到装裱匠手中,而是自己动手,亲自装裱。威老的一些自己独创的秘法只有他自己知道,老爷子没收徒弟所以也 弟所以也没有传授的人。
三个人在外面喝着茶聊着天时间过得很快,那个屋子的门打开了威老从里面走了出来,柳亦辰看威老的样子很是疲惫,想必是为了修复这副画也花了许多的功夫。所以柳亦辰起身前去搀扶着威老走过来坐了下来。柳亦辰给威老倒了一杯茶后关心的问道:“威老您的身体没事吧,这长时间的工作就连我们年轻人都会感觉到累的。”
“今生能看到沈周先生的《庐山高图》问世,而且还是我亲手把画揭出来装裱上的,累点又何妨呢!”威老很是欣慰的感叹道。柳亦辰听了威老的话后到没什么惊奇的地方,因为他已经事先就知道了里面可能是真品。不过在一旁的孔叔和司徒枫听到威老的话后很是激动的说道:“爷爷你说里面揭开的是真的《庐山高图》?这..这怎么可能啊!”
“好了,跟我进来吧,看到画之后你们不就知道了吗?一点都不稳重你看看人家柳亦辰,正主还没发话呢你先着急了!”威老说完后便转身走向屋子,柳亦辰和孔叔紧随其后,司徒枫在心里牢骚了一句便也跟着进了屋子。
三个人刚进入房间就看到在房间一侧的墙壁上挂着两幅一模一样的画,很显然一幅是仿品一幅是真品。那幅隐藏了多年的沈周的《庐山高图》就被重新揭了出来,孔叔上前把两幅画做了一下对比,一眼就能看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而且那幅真的《庐山高图》上面的印章也多了不少,而且每个印章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当然,不管是书画,还是古玩的鉴定,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还要细细的鉴赏,绘画的手法,还有其中表现出来的意境,只有这些能和沈周的绘画特点一一确认,才可以真正断定画作本身的真伪。只见画中山间林木茂盛,溪水曲折潺湲,至崖巅飞瀑直下,水口有一老者星冠佇立于石上,若有所思。画幅右上题有长诗,后署“门生长州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先生寿。”
画幅纸本,浅设色,在构图上,满幅山势顶天立地,自画幅下部老者佇立处往里至瀑布,层层深入。图中瀑布前的山石较淡,较明亮,似乎受阳光照射,在后面浓密的山石映衬下分外夺目。多层次的渲染与皴擦融浑一体,使画面的层次更丰富,更谐调。
“威老这幅《庐山高图》不是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吗?那这幅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叔看完画后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其实当年鉴定那幅画的时候我也参加了,我当时就看出那幅画有作伪的痕迹,虽然也是明朝时期画的但并不是沈周的真迹。只不过当时参与鉴定的人数众多,我的说法一提出就被很多专家给否定了,这回这幅真迹出来以后我看那帮人的老脸往哪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