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大安宅-《北洋新军阀》


    第(2/3)页

    电影《鸣梁海战》中,李舜臣凭借着自己一条船,船上水手僧兵就像死不完那样,来回不知道几条倭船杀到了身边,密密麻麻的倭军武士先后登船,杀的海水都红了,可就是没有打下来。

    然而现实却是,只要有两条弓小早船,炮烙玉小早船贴上,几乎船上百多号朝鲜军兵,水手就挡不住了,边沿一些板屋船开始沦陷,上面的青铜火炮倒是向自己的船队打了过去。

    而且倭人的火绳枪还要比朝鲜军的火门枪要先进不少,那真好像海上城堡的方形关船挨着火炮贴近射程,船顶一排排的倭人铁炮手直接把密集的枪弹打下来,令人头皮发麻的嗡嗡声中,李朝弓手立马是死了一大排。

    不过倭人有一种武器倒是让毛珏颇为感兴趣,那就是他们口中那种炮烙玉,其实就是个黑黝黝的铁球子,后年插上根火绳,往上一丢,立马能炸的李朝兵丁哭爹喊娘的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与轰鸣声中,依靠这个,倭人硬生生把火力差距补足了,十几个炮烙玉往板屋船上一扔,接着叼着刀的武士就可以上去收割了。

    这玩意简直就是原始手榴弹。

    西方也有类似掷弹兵,估计这些日本人也是在他们称之为南蛮的荷兰人葡萄牙人身上学会的,可在大明的军队序列中,毛珏偏偏就没有发现过这种兵种。

    “手榴弹!”

    掏出个小本,毛珏重重的将其再一次写在了上面。

    战场上,虽然倭人足够的蛮勇,悍不畏死,然而整个局面还是朝向李山海一面好转,毕竟不管人数上还是武器上,这儿是李朝水师占据优势,而且作为先锋的龟船船阵,已经深深的扎进了倭寇军的中军。

    难怪李舜臣要用龟船来打击倭寇,这船没有甲板,只有个顶盖,还是包铁钉的钉子,倭人的大筒,火枪,弓箭打在上面叮当作响,顶多留下个印子,跳船战跳上去的倭人武士也进不去,仿佛狗咬刺猬那样无从下嘴,倒是龟船颠簸一下,要么他们掉海里,要么摔在十多厘米的钉子上,扎个透心凉。

    撑着这么个乌龟壳,龟船在倭阵中简直叫横行霸道,仗着自己结实,不管啥船直接撞过去,哪怕一些旧点的关船,都直接被它们撞开花了,上面的倭寇惨叫着掉进水里,那些弓小早,炮烙玉小早更是碰上就碎,磕上就破,半个多时辰的激战,倭寇几乎就要被切割成两块,完全陷入包围了。

    然而战场要都是如此一帆风顺,就不叫战场了。

    就在毛珏放下望远镜,实在感觉没啥可学的时候,局势又一次发生了逆转。

    没有露天甲板,防御力是上去了,可也意味着视野变差,龟船就在*头的下方有个向前观察的探测口,就在一条龟船还在横冲直撞的嚣张时候,根本没看清什么东西,忽然狠狠地撞在了自己侧舷,刚开始龟船上的李朝士兵还没在意,想要向往常那样依靠着船钉黏上,然后用青铜火炮轰碎对方的甲板,可没等调头,一种堪称蛮荒的恐怖力量猛地就拥挤了过来。

    在那些李朝水兵恐惧的叫喊声中,龟船坚硬的外壳咔嚓咔嚓的裂开,变形,旋即整个船左重右轻的歪倒,哗的一声翻了过来,海水瞬间将全船兵丁扣在其中,吞没在了冰冷的深海中。

    “安宅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