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太小了-《北洋新军阀》
第(2/3)页
感觉完东江的威严之后,这儿这些难民是终于感受到了一丝东江的温暖,一人发了套棉袄,一套棉被,人人换了套新行头。
这头范文举又忙活了起来,带着足足几十个文书在那儿刷刷刷刷录着,甭管你愿不愿意了,进来一个难民落一个东江军籍,一转眼就是足足十几个花名册落了出来,关内成千上万人冻死饿死,转眼却是给毛珏增添了十几万人口。
可惜这一次,铁山东江大厦高高在上的五层楼上,看着身底下一条街忙忙活活纺线给自己人做棉衣棉被那些密密麻麻流民,毛珏却是高兴不起来。
现在的东江,真不缺人!
才刚入账的三分之二个咸镜道,在二十万从山东归来的辽民劳作下,差不多又给填满了,从白雪皑皑的白头山一直到寒冷的日本海大海边,一条主干道延伸出不知道多少树根那样的支脉,只要是你能耕种的山坡山谷,无不是东江军屯农庄。
而一向吃人的矿业,工业也不缺了,高等技术工人不是刚撂下锄头的流民可以胜任的,而劳动强度最大,下矿井工作的苦活累活无技术含量工作,先前就雇佣了大量李氏朝鲜人,这次更是带回来四万多德川家的战俘,十四年全面战争时候,鬼子不知道从华夏拐卖了多少猪仔苦工,去东南亚为鬼子干着苦活累活,客死他乡白骨累累,毛珏这也算是为后世报仇了,这些战俘只要给口饭吃就行,成本要比东江本地人低得多。
咸镜道大约又安置了四万多流民,又划分了三百多个庄园,规划中六座城镇,就已经达到极限了,剩下前前后后七万多难民,不管会不会,毛珏是把他们全都圈在铁山城内,左手卷烟卷,右手去纺线弹棉花,给自己造棉衣,本来今年收成的烟叶子计划足以支撑到明年年末的,七万劳动力一下子涌入,这到这个月末,就干光了,山东那面和老丈人余大成合作包地种植的三万亩棉花田收成也是被消耗不到明年一月,头一次,东江的工作要饱和了。
军队倒是可以吸纳一部分,今年收获了半个倭国,毛珏的东江可以支配西国十分之一还多,丰臣摄关的一半年收入,再扩充十个团,配备一线部队武器装备,甚至再组建一个以一级战列舰为核心的分舰队,毛珏也养得起,问题是,军队也是挑人的,现在只收十八到二十五的小伙子,再大了,服役的年限太短,对于东江来说就亏了,就算十个团满编,也只有八千人,剩下人又往哪儿安置?
玻璃算是东江的特产,整个大明,这种由半尺见方,镶嵌在木头窗框中的大块马赛克玻璃都是少见,东江的主要城市却是都有,站在窗户前向下眺望,毛珏就跟后世电影里被主角逼急眼的大反派那样,背着个手来回不停的转着圈子。
一张东江全图铺在桌子上,几个智囊,包括“生病”的阿德蕾娜,白发苍苍的沈光祚,脑袋大脖子粗的宋献策,还有胖子苏长梅等全都到了,一行人围着地图也是直嘬牙花子。
“旅顺卫自崇祯三年尚可喜那个叛徒之后,就一直划归给辽东镇,这几年辽东疲于奔命,兵部从辽东调集了大量部队入关镇压民变,旅顺对辽东已经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将爷可以将之收回来,虽然那面田薄地贫,安置个一两万人,应当是不成问题!”
捏着下巴磕那几层褶子,苏长梅是冥思苦想的建议着。
这事儿还要追溯到袁崇焕对毛文龙下杀手那次,旅顺被东江叛将孔有德给割占去了,不过随着袁崇焕倒台,还有大凌河之战,东江与辽镇关系又好了起来,名义上,旅顺重新划归东江,几次毛文龙带兵威胁后金后路,也是出兵旅顺,可一直到如今崇祯七年年末了,毛珏还是没有着手收回这里。
不是旅顺不重要,这儿位于辽东半岛的尖端,关内流民逃难回来,毛珏联络山东,都必须途经此地,是东北亚商路的重要一环,可这儿,却不在毛珏的战略计划之中。
不像是铁义,义州距离后金,差不多有一百多公里的缓冲地带,鸭绿江,千山,长白山作为隔绝,可旅顺卫是直面着后金了,沿海平原,骑兵一两天就可以到沈阳城下,想要开发这儿,保护两到三万屯民,至少也得三个团,而且一但在这儿增兵,很容易就引起后金的反弹。
如今毛珏羽翼未丰,真是能不和皇太极冲突,绝对要装孙子到底,尽量将决战向后拖!苏长梅的提议还真是让毛珏心动了,只不过也仅仅是心动而已,回到桌子边上,看着后世大连旅顺那一疙瘩,咬牙切齿老半天,他也没出声。
“将爷,咱们刚刚获得了半个倭国,实在不行,向倭国移过去一些?”
宋献策也是也是献策起来,他的目光则是停留在东江的战利品上,谁知道话音未落,毛珏却是干脆的摇摇头。
“不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