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杂志封面-《大戏骨》
第(2/3)页
事实上,邀请蓝礼拍摄封面的杂志当然不止一家,准确来说,那些叫得上名号的杂志就足足有十九家,包括了“村之声”、“综艺”、“美国周刊”等等销量位居顶尖的杂志。
这不是随随便便的内页采访,而是封面,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杂志封面;而且不是“速度与/激5”的集体拍摄,是蓝礼的独自封面邀请!对于一名“第三主角”的演员来说,这一数字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了,同一时间,邀请保罗-沃克拍摄封面的杂志是两家;而邀请范-迪塞尔的杂志一家都没有。
但安迪也清楚地知道,蓝礼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封面都拍摄完毕;更何况,最近一段时间的宣传着实太过密集了,接下来还有专辑的录音工作和“超脱”的拍摄工作在等待着。蓝礼需要把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下来。
经过权衡,安迪拒绝了所有的封面拍摄邀请,只点头答应了一家,包括刚才主编亲自打电话的“滚石”杂志。重质不重量,在精不在多。
最终脱颖而出的,赫然是“名利场”。放弃了“综艺”,选择了“名利场”,主要还是因为两本杂志的定位不同。
“名利场”是目前销量排名第一的娱乐杂志,内容包含了绯闻、传闻之类的八卦,也包括了独立电影、颁奖季之类的专业,最符合蓝礼现在的要求;更何况,当初“太平洋战争”的第一个采访就是“名利场”,这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当然,安迪也不是慈善家,作为交换,“名利场”许诺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封面。在这之外,还有一个至少四页的专访内容,以及完整版采访内容在网站公布;另外一套十六张的硬照,以及拍摄花絮视频公布在油管等等。
严格来说,这些都是一线主角才能够得到的待遇,即使是小金人得主都不见得能够收到如此重视。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名利场”的信心满满了。
于是,虽然庆功宴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是不得不连夜从华盛顿赶往纽约。三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纽约的时候,刚刚好迎接朝阳的洗礼。
夹杂着清爽水汽的微风,迎面吹来,稀疏的金色阳光让钢筋森林的棱角变得柔和起来,道路两侧的斑驳建筑在宁静之中勾勒出一条颓废而阴郁的城市地平线,隐藏在那一片繁华和喧闹的背后。这就是属于纽约的特有气质。
内森渐渐地放慢了车速,平稳地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一点颠簸都没有,仿佛是婴儿沉睡的摇篮一般。看了看时间,不过八点半,比预约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抵达现场,总算是一路顺利,没有耽误。
车厢之内依旧一片安静,内森瞥了一眼后视镜。果然,蓝礼还是睡得十分沉。
视线穿过后视镜,往前一看,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仓库门口,游弋着一小群人,约莫二、三十人的模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亢奋,正在手舞足蹈地交谈着什么,在静谧的清晨格外显眼。这让内森不由往方向盘上靠了靠,试图拉近距离认真看一看,突然脑海就闪过了一个思绪,但随即又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条件反射地转头朝着安迪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似乎在说,“这是真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