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郭義再旁道:“耶魯齊危在旦夕,早已不足為懼。” “眼下,該思慮的,是他耶魯齊的部將,還有魏國前來支援的兵馬。” 在寧江之戰過后,耶魯齊就重病不愈,如果耶魯齊一旦病逝,完顏宗的兵馬,和耶魯齊的舊部,勢必會開始爭奪統帥的位置。 “如今耶魯齊新敗,逃回邊城,正是我們乘勝追擊的時候。” “我認為如此不妥!” 秦叔權的想法卻很保守。 “我們自去年發兵以來,到現在已將近入冬,征戰已經打了一年多了。長時間在外征討,士兵多有怨氣,宜休養生息,不便繼續用兵。” 郭義卻堅持自己的看法:“我們暫停用兵,讓魏國緩過來,魏國朝廷土地廣闊,物資眾多,他會再次南下。” “如果他集合大軍殺回來,我們將會難以再抵擋。” 這一次對戰,岳漢卿的消耗也不小,但對比起家大業大的魏國,他們是真的耗不起。 秦叔權掌管軍中輜重,深切知道,自己家底的多少。 “這一次耶魯齊大敗,已經動了他們根本,實力大不如以前。我們若要再出戰,麾下士兵如有怨氣,容易導致嘩變。” 他們所說的都有道理,一時間讓岳漢卿不知道如何取舍,最后求助的目光落在劉軒身上。 劉軒的主意,往往才是最有決定性,就好比這一次的十面埋伏,殺得耶魯齊落花流水,棄甲曳兵而逃。 整場戰爭下來,功勞最大的還是劉軒。 “我贊同秦叔權的觀點,連續征戰,于軍不利。” 劉軒走上前來,不慌不忙道:“這一仗過后,耶魯齊臥病在床,恐怕大限將至。” “魏國的統帥之爭,恐怕會拉開序幕,到時候不用我們攻打,已經被分化,等他們內亂的時候再出兵,將會事半功倍。” “將軍,好消息,好消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