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同之戰1-《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這也是朱祁鎮被俘虜后給九邊的明軍所帶來的后果之一。
“我們都聽老國公的,糧草器械已經從京師到了大同,我們可無后顧之憂的于蠻夷在這大同城打上四五個月,我們能挺得住,也先可挺不住。”泰寧候陳瀛略帶笑意的說道。
手頭有糧,心里不慌。
當于謙接手北方防務后,就不斷的將糧食器械運送到了大同,宣府,做足了持久戰之準備,而于大明相比,瓦剌的后勤便顯得十分虛弱,注定不能再大同城下耗費太多的時間。
也先的軍隊連綿數里,首尾相接,浩浩蕩蕩的開赴到了大同城下。
城頭之上,朱壽,陳瀛,郭登眾人看著遠方的連綿數里的蒙古大軍。
明軍攻城,會率先使用火炮,或投石機對其城墻轟炸,當然現在這個時期的火炮威力不大,只能夠起到壓制性的作用,他們還會采用一系列的攻城器械,云車,以大木做周框,下面有四個輪子,上層建設的跟房屋一樣,車中可乘坐二十余人,直接從云車之上就可以進入城墻上,當城墻之上的戰斗打響后,大規模的軍隊才會使用云梯登墻。
云梯頂部都裝著鉤狀物,可以固定在城墻的邊緣上,城上的防守士兵也無法輕而易舉的將云梯推開。
在明軍之中,有“先登”的稱號,就是第一個登上城墻的士兵,他們居攻城之首功,這也是明軍根據古時戰爭史所列出的功勞劃分,《史記貨殖列傳》: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
在明軍中若是獲得先登稱號,幾乎都會從一個大頭兵升遷至百戶,擁有官身。
于明軍完善的攻城流程相比,蒙古人就跟小學沒有畢業一樣,他們曾經輝煌過,也曾攻破了歐洲很多堅固的要塞,但那個時候的他們可是擁有了宋朝的北方,擁有了很多能工巧匠,攻城器械層出不窮,可現在他們被趕回到了老家,所使用的攻城器械都是些簡單的云梯之類。
對付一個小縣城還算可以,可對付重鎮大同就有些不夠看了。
他們的方法就是驅逐百姓先去沖擊城墻,等到差不多的時候才會讓自己人上,下面堆滿了尸體,就算是從云梯上掉落下來也不至于摔死,可此時明蒙之戰已經打了許久,周邊的百姓早就跑的跑,逃得逃,最有效的策略也失策了。
這個時候進攻大同,就是真正的硬碰硬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