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馬背上的民族3-《我老爹是叫門皇帝》


    第(2/3)页

    朱見深看著李賢:“李輔臣,但講無妨。”

    “微臣以為,遼東形勢還未到朝廷不得不戰之時,遼東軍馬可自足應對,陛下只需下旨訓斥遼東巡撫李純,讓他盡早找出害人首惡,將犯事之人盡數斬殺,而后再將首級傳閱各個女真族群,已做震懾,與此同時,京營開始備戰,若女真部族發生大規模反叛,朝廷大軍再出發不遲,俗語有云,三軍未動,兵草先行,查驗一番軍備,即便遼東未有大規模反叛,形式可控,讓兵部演練一番,也是好的。”李賢朗聲說道。

    一方面滿足了皇帝陛下為民請命的決心,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大戰開啟。

    聽完李賢的話后,朱見深心中沉思一二。

    而后看向勛貴們。

    “成國公,泰寧侯,武陽候,你們三人以為如何?”

    “一切,一切但請陛下定奪。”三人也不敢隨意表態了。

    不能把話說的那么絕。

    “徐都御史,孫都御史,王侍郎,你們三人以為如何?"

    王文站起身回應道:”微臣以為,李輔臣所言有理,大戰之事,干系太過重大,不得不謹慎為之,應先由遼東巡撫自行解決,但朝廷也要有所準備,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可查驗一番軍備,準備糧草,整軍備戰,以待不不時之需。”

    “陛下剛剛所言,讓微臣聽的如癡如醉,而李輔臣所言,也不無道理,最后如何進行,還是要看陛下圣意。”徐有貞不知道朱見深心中的想法,說起話來顧及也不得不多了起來。

    孫祥想一會兒后,還是開口說道:“陛下,為國之言,微臣聽著亦有熱血沸騰之感,但細細想來,李輔臣所言,亦是老成謀國之語,還望陛下能夠多番考慮得失,不管如何,微臣亦是聽從陛下的圣裁。”

    朱見深聽完后默默點了點頭。

    現在開始推行成化犁庭嗎?

    朱見深心里很想在這個時候就開始,但他心中確實時機還未到。

    雖然此時女真人不成大患,明軍有實力橫推遼東,但卻需要長期的部署,打個兩三年也未嘗可知,到時候國庫都打沒了,自己在想做點什么事情就難了。

    不是誰都像仁宗皇帝那樣能力,將家打理的井井有條,讓他的征北大將軍帶著幾十萬大軍五次北征,還沒有將自己拖垮。

    可他今日朝廷上的話已經放出去了。

    那就是圣旨。

    不打,對不起死傷的百姓,也對自己的威望有礙。

    必須要打,可怎么打,就需要細細斟酌一番了。

    “眾位愛卿都是對國忠誠,但不是所有人皆有赤子之心啊,朕讓張大伴念了內閣的卷宗,不由有些懷疑,內閣的卷宗中對于遼東的情況是否正確,若是不正確的話,我軍如何出塞進軍,朕想了想,還是需要一些詳細的情況,武陽候,孫都御史。”

    “微臣在。”兩人齊聲說道。

    “你們挑選人手帶著卷宗前往遼東,詳細核查上面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更要研究軍旅行途,對現有的地圖做好更改補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