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這讓應天府也成了“明朝公務員內卷協會下屬首席養老機構。” 若是放到了后世,對于年輕一些的官員,錢多活少離家近,提前二三十年進入退休生活,這妥妥的鐵飯碗,好工作,可是在大明這個時期中,還沒有出現躺平這個詞,大家好不容易金榜題名,跑到了皇帝的身邊,一展抱負的大好年華,卻要到南京去坐衙門辦公。 即便是從北京的三品官調到南京給你升了一級,他也不會高興。 這已經是脫離權力中樞,以后都不會再有新的進步了。 這也是為何,身為魏國公世子的徐俌也想在父親活著的時候,到京師撈個軍職,弄點軍功,在以后也能將魏國公府從應天府帶出來。 這個誘惑很大。 即便冒著風險,徐俌也愿意做。 在此時的南京城,權力最大的有兩個人。 南京守備、和參贊機務(南京兵部尚書兼任) 當然也是在中后期,南京又增設了鎮守太監,比南京守備,參贊機務的實際權力還要大。 而此時的南京兵部尚書孫原貞,現在都已經到了花甲之年,永樂年間的進士,歷任主事,郎中,江西布政使,而后又在成化元年,組織剿匪大計。 原貞進兵搗賊巢。俘斬賊首陶得二等,招撫三千六百余人,追還被掠男女。捷聞,璽書獎勵。請奔喪。逾月,還鎮。復分兵剿平馀寇。奏析瑞安地增置泰順,析麗水、青田二縣地置云和、宣平、景寧四邑,建官置戍,盜患遂息。論功,進秩一等。 成化三年六月,在于謙,李賢等人的上奏下,朱見深發圣旨擢升其為應天府兵部尚書,同年十月,任應天府參理政事。 不過現在的孫原貞是真的老了,精力也大不如從前,因為曾有大功,朝廷也端著,他不請辭,朝廷也不會罷官,這也是在南京官員中,真真正正養老的那一撥人的首領。 而應天府守備,就是魏國公了。 孫原貞今日也來了,不過一直都是閉著眼睛,沒有說話,迎接徐有貞他沒有去,本來這次他也不愿意來,可小國公親自去府中請的,這才讓孫原貞到了魏國公府。 在他看來,什么新稅制,舊稅制的,都跟他沒有關系了,我都活到了七十多歲了,再過兩年,就黃土埋身了,不能跟著這幫小年輕瞎胡鬧了。 所以,孫原貞在接到圣旨后,第一個想法就是,不支持,不反對,我老了,我怕誰…… 可現在看來,徐有貞也不想讓自己脫身而出啊。 魏國公出來后,孫原貞的這個感覺便越發強烈,魏國公都不能置身事外,更何況是自己了…… “魏國公今日讓朝廷丈量他們家的土地戶冊,乃高風亮節之舉,也是眾位官員的言行典范,現在讓魏國公,給各位大人說一說,他是的心路歷程是如何轉變的。”徐有貞高聲說完之后,便對著身旁手足無措的魏國公低聲說道:“魏國公,說說吧……” 徐承宗嘆了口氣,頓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本國公這幾日身體不適,但徐都御史,一而再再而三的前來探望本國公,讓本國公很是感動,他于我講述新稅法的好處。” “說白了,就是公平,可能眾位大人,或是某個已經退隱的大人,其家里面的土地要征稅,又或是哪位大人做著點小生意,也要交納商稅,但咱們都是朝廷的官員,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得失,而忘了朝廷的大義,所以,本國公就借著壽辰的機會,將各位大人邀請過來,讓徐都御史好好給各位大人聊一聊,說一說。” “騙人……” “對,騙人……” "魏國公騙人,各位同僚,魏國公是年初的時候,才擺的壽宴,當時只有京營的幾名將領參加,今日根本就不是他過壽……” 徐承宗聽到下面的官員針對他過壽的事情,發飆,當下有些蒙,而徐有貞在一旁靜靜的看著,絲毫沒有替他說話的打算。 但魏國公府的牌面不能丟啊。 當下心一狠,將自己面前的桌子一腳踹翻,讓下面正在聲討他的官員,稍稍停止。 而孫原貞等南京大員,也是稍稍一楞。 這魏國公一直都是個沉得住氣的人啊,怎么現在那么激動。、 當然,這些大員都不知道,經過昨夜徐有貞那幾乎不要臉的打壓,語言嘲諷,讓沉得住氣大度的魏國公已經消失不見了…… 當然也讓魏國公反應了過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