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粮食和国运-《皇宋锦绣》


    第(3/3)页

    130万头牛,虽然还没有销售完毕,可是大部分已经有主了,整个中国北方,除了西北之外的地区,多了130万头牛,如果加上西北,可能是超过200万头牛了,这对于农业建设来说,简直是巨大的促进。

    按照一头牛,可以增产5石的基本数字,这个数字并不多,一头牛,可以相当于10个人的人力,无论是水车拉水,还是耕种,再加上开垦荒地,都可以起到巨大的增收作用。

    除了中原少部分地区,人多地少的区域之外,绝大部分的地区,都有很多的荒地,适合开发的荒地早已经开发完毕,这些都是距离水源较远,比较干旱和贫瘠。

    只有人力的话,除非是那种有很多男丁,又吃不上饭的,才会选择冒险开垦这些土地。

    现在,有了牛之后,一切都不成问题了,人挑水的话,一个人累死,也满足不了多少的旱田的浇灌,可是用牛车,就不一样了,一次最起码能够拉来几方的水,或许无法让旱田变成水浇地,却在一些不那么干旱的季节,增加产量。

    保守估计,除了西北之外的北方增产了650万石,如果加上灵州,还有北方的农田水利的开发。这一个年,对于北宋而言,注定是非常不一样。

    困扰北方多年的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哪怕增产只有几百万石,北方能够节约的资金,也是非常可怕,甚至对于未来,逐步恶化的气候来说,更是如此。

    农田水利,在普通的时候,作用不大,在灾害到来的时候,作用可就大了,一米最高水位,决定的是堤坝是否会垮塌,只要堤坝不夸,再大的雨,又有什么关系的。

    干旱更是如此,单纯一个黄河,就足够整个北方的用水了,哪怕整个北方一滴水都不降落,100亿立方米的注水量,也足以支撑5000万亩土地的基本使用,如果把这个水控制到普通的减产程度,这个数字可能会高达1亿亩。

    北方不可能滴水不下,那就不是旱灾了,那简直是噩梦,最多就是类似区域性的,一些地方持续干旱,一些地方多雨,水资源不平均,毕竟在整个华北层面,纵横几千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别,也就是一两百毫米的样子,总共缺水的,最多也就是三分之一,那样的话,黄河为首的这些河流,只要灵活运用,基本上是够用的。

    牛的作用,没有农田水利那么的明显,就如同一个润滑剂一样,润物无声的进入到了北方经济体系,要真正到细微的统筹,才能够看到他的好处,可是灵州的农田水利,却在这个冬天特别的耀眼,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传回到了动静汴梁的,整个京城,为之一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