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举-《北宋诡事录》


    第(2/3)页

    杨无悔回复道:“学生在!”

    “即刻入场!”

    杨无悔点头:“是!”

    点名的时候,杨无悔先一步,然后领到了自己考试的座位,至于经炜去到哪儿,杨无悔并不清楚,因为是打乱的,不可能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挨着的,朝廷的人不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来。

    杨无悔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开始闭目养神,此时还不会立刻进行考试,而杨无悔即便闭目养神,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些寒冷。

    等到了要开始考试之前,杨无悔才准备起了文房四宝。

    对他而言,这场考试很多人会很紧张,可他不会,他觉得自己考中是必然,就是说能不能够拔得头筹。

    毕竟身为包公的弟子,又是庐州学子的第一人,杨无悔认为自己考个科举,还是顺顺利利的。

    当前后左右都坐满了人以后,也正式进行考试了。

    第一场考的是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考察考生对经义的理解。

    所谓经义就是四书五经里面随便抽一段,然后问你是什么意思,而且这个解释要能写成一篇议论文。

    这对于杨无悔而言,不是太难,洋洋洒洒的就开始写了。

    至于第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浩、表、内科一道。

    简单来讲,就是看你会不会写公文。

    至于第三场,那就是命题论文了。

    而这一次的命题论文有点意思,采用了孟子的理论,君为轻,民为本,社稷次之为题。

    如果说第一天考的是基础,第二天考的是你有没有当官的能力,第三天考的就是你要当一个怎样的官员。

    杨无悔也算是明白了古代科举考试的用意,第一轮考你有没有才学,第二轮考你适不适合当官,第三轮就是怕你是一个趋炎附势之辈,所以考试的内容,不仅是才华,还有人品。

    毕竟第三轮的考试,你可以写君之重,重于泰山。

    民为轻,君可御民。

    社稷之重,重,重中之重。

    毕竟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觉得,自己掌控天下,是要为百姓谋求福利的。

    三天时间的考试,已经有人开始离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