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人对李易能答出这一句话而意外,只是他的遣词用句,却让几位大学士眼前一亮,因为这已经近乎是标准的回答了,一位饱读大儒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并不奇怪,但从一个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意义就大不一样。 至少让他们知道,李县子在经义一道的造诣,比他们想象的要好上许多。 孟姓老者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赞赏,没有再次开口。 实在是眼前年轻人的回答实在是无懈可击,无论是释义还是用句,都让他挑不出一丝毛病。 李易对于比试的规则自然不陌生,对面的老头不发问,那就轮到自己了,既然他刚才对自己那么厚道,他自然也不会难为对方,开口问道:“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 “《公羊传》,桓公三年,九月。”李易的话还没说完,孟姓老者便淡然说道。 朝中百官大多数还在苦苦思索这句话到底出自何处,闻言纷纷抬头惊愕的望着齐国老者,心中惊诧不已。 这位大文宗,究竟对十三经熟悉到了何种程度? 周大学士摇了摇头,十三经是极为重要的经义著作,那位齐国文宗怕是对于其中的每一句话都烂熟于心,根本难不住他的。 “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出自《公羊传》第几页,第几段,第几行?” 李易看着孟姓老者,心中暗道:“让你装逼!” 孟姓老者脸上的表情一僵,本来已经想好了下一次该如何发问,要说的话堵在了喉咙。 周大学士张大嘴巴,百官更是瞪大双眼,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辩经------还能这么问? 景帝的身体向龙椅之后稍微缩了缩,伸出一只手揉了揉眉心------顺便遮住了脸。 在齐国三皇子难以置信的表情还没有消去的时候,齐国一位使臣早已反应过来,走上前,大声说道:“岂有此理,这是何等问法?” “不行吗?”李易没有理会那位齐国使臣,转头看向了刚才宣读规则的宦官,问道:“有规定不能这么问?” 那宦官怔了怔之后,摇头道:“没……,没有。只要所问包含在经义之中便可。” 百官面面相觑,这条规矩当然是没有的,但是大家都是读书人,也是要脸面的,哪有人真的会这样问? 这等问法,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但按照辩经的规则,李县子的这种问法------似乎也并不是不可。 毕竟他的问题,也没有超出经义的范畴,若是真的对十三经极为了解,或许也真能回答出这个问题也说不定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