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旋即又问道:“董太尉,所倚仗者何谓?” 李儒不假思索地答道:“手下之兵将。” 刘协请教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此句何解?” 李儒猛然醒悟,知道了刘协的真实意图。 不过,他没敢多想,恭敬地答道:“国家的重大事务,在于祭祀和战争。祭祀关系道统,乃汉家正朔之基,社会秩序的根本。战争关系到兵权,兵乃国有,权自陛下,才能真正做到内靖外安。” 刘协击掌赞道:“文友真乃博学广识,朕知之矣。” 话说到这里,他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反而聊起了汉家旧事,武帝轶闻。 李儒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讲的是妙语连珠,神采飞扬。 刘协也听的是津津有味,聚精会神。 待黄金屋的轶闻说罢,李儒委婉劝慰道:“陛下,武帝征伐无数,功虽高,但国多弊。” 武帝功过,时人虽众说纷纭,但谁都不愿再出现一个武帝。无他,今不如昔,再有武帝,亡国灭种都有可能。 因此,李儒不希望自己选择的明君成为危害甚过董卓之主。 刘协自嘲笑道:“文优过虑了。汉强莫过于武帝,汉衰亦自武帝始。今时已不同于往昔,朕学武帝,势必照虎画猫,故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李儒这才松了口气。 刘协继续说道:“今日之大汉,首在举贤纳才,政治清明;次在废除苛捐杂税,与民休养。如此十年之后,或许会有政通人和之景吧!” 李儒躬身拜道:“陛下圣明!” 小皇帝所言,虽是拾人牙慧,却也切中肯綮。为政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合适。 以皇帝之智,他能提出如此中正平和之策,实属大汉之幸,万民之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