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各方反应-《天命水浒》


    第(1/3)页

    三月十六日,潍坊城。

    晁盖召开公审大会,审判白时中。

    宋朝得文人之心,一个非常大的原因便在于,官府对文臣的“不杀”之策。

    自秦汉以后,“刑不上大夫”便是一句空言,违法的文臣武将朝堂公卿被杀的不计其数。

    唯有宋朝,虽无明文规定,但是立国百年,未有诛杀文臣的先例。

    所以,《铡美案》虽然流传甚广,但一定是杜撰的,原因就在于此,宋朝对文臣是“不杀”的。

    包拯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怎么可能呢。“刑不上大夫”才是宋朝的潜规则。

    抢占百姓农田不算罪,因为天子说了“书中自有千钟粟”。

    贪污受贿、放高利贷不算罪,因为天子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

    强抢美女,妻妾成群,通奸扒灰不是罪,因为天子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

    能够给文臣定罪的,唯有站错了队,得罪了同僚。

    这也就造成大宋朝堂党争激烈,贪婪成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但在晁盖这里,这套“潜规则”却行不通了。

    白时中虽然是“尚书右丞”,但该判他的死罪,晁盖毫不手软。

    一场公审下来,白时中主要三条罪状都集中在他数年前担任青州知府期间:一为收受贿赂肆意制造冤案,民多怨愤;二为懒政无为,致使灾年百姓饿死无动于衷;三是肆意倒卖府库物资,为自己肆意敛财。

    三罪并罚,判处游街示众后,斩首示众。

    “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因为这些小事定我的罪?我不服,我不服啊!”

    白时中当庭叫嚷。

    “如此行事,不合律法,不通人情啊。”

    一些文人学子也为白时中叫屈。

    “如此擅杀,置我等文人颜面于何地?”

    战争结束之后,很多潍坊城内的老儒都开始跳出来发表观点了。

    “判罚太重了,太重了!岂能因区区铜臭,杀害朝廷大员!”

    府衙一些官吏也表示不解。

    这一切都被晁盖看在眼里,战斗的时候跑个没影,和平了跳出来叽叽歪歪,指的就是这些儒生。

    “还是缺乏思想改造啊。”

    晁盖有些叹息,犬儒思想盛行千年,不是靠武力能够解决的,更不是靠自己一个能扭转的,需要的是一大群人,一代代的教化才能实现思想的改变。

    这也是晁盖宁可让读书不多的宗方担任教育曹的曹主,也不去寻访当地大儒的原因。

    成年人心已经固化了,但是孩子们还有改变的可能!

    “游街示众,午时三刻斩首!”

    晁盖这些天坐衙判案已经熟练,签子丢下,军兵上前将人带走。

    “我不服,我不服!我是尚书右丞,我是文臣,你不能杀我,你不能杀我!”

    白时中连喊带叫,他原本以为自己就算被俘也不过换个主子,可以继续当官,谁知道后果竟然如此严重。

    “啪啪”

    抓着他的军兵被嚷的烦了,两巴掌打肿了他的嘴巴,找来麻核桃塞住,架上了囚车。

    “好啊!”

    “真解气!”

    “对待这些贪官污吏,就该这么干!”

    周围观看的百姓纷纷叫好。对晁盖连朝廷大员都敢杀的决心所震撼。

    杀了白时中,既有民心考量,也有政治考量在其中。

    如果把宋朝的武将比作是“狗”,那么大宋文臣就是“牵狗人”。

    只打“狗”,是吓不住“牵狗人”的。

    只有杀掉几个“牵狗人”,才能让他们害怕,从而把“狗”牢牢拽在身边保护自己,不敢再轻易放出去咬人。

    宋朝文臣为什么那么害怕金人?一直求和?就是因为金人杀起大宋文臣毫不手软啊。

    同样,晁盖杀掉宋庭文臣,也是给梁山势力的众将们一个“决不妥协”的信号,避免内部有些人胡思乱想,对“诏安”还保佑幻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