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刺挠-《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第(1/3)页
吃完饭,徐南氏拿出一张报纸递给徐得庸道:“小庸你看看,国家就是好,连字都简化了,以后学习也方便,你还年轻也得多学习,那时候就不该由着你的性子辍学……。”
在奶奶的唠叨中,徐得庸接过报纸看了看,这是一份去年的四月三十日的肆玖城日报。
题目是“为什么要推行简体汉字”,以及“本报从五月一日起开始试用部分简体字”。
一共是五十七个试用简体字,至于没简化之前的字,徐得庸以后世的眼光看着有点头皮发麻。
举个例子,“党”这个字没简化之前是“黨”……,其他的可以看图。
怪不得文盲的现象这么严重,这要是不简化搁在后世,学起来也够呛,小学生看到可能会“崩溃”!
况且这时候还不是字母拼音注释,实行的是“注音符号”。
比如:ㄜㄚㄜㄧxㄩㄝㄞㄟ
。。。。。。
现在字典里也有,是不是和看起来和小子的语言挺像?
没错,这玩意就是清末民初章太炎模仿小子“假名”(用汉字边旁表音),而创造出来的一套注音方法。
在北洋政府时期被教育部颁布为标准注音方法,现在我们的tw应该依然在使用。
当然小子的文化说到底也是咱文化的延伸。
徐得庸道:“得嘞,孙子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徐南氏对徐得庸的态度很满意,点点头道:“社会在发展,思想可不能只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嘿。”徐得庸乐了,道:“奶奶您这觉悟提升的还真快。”
徐南氏没好气道:“不准取笑奶奶。”
徐得庸咧嘴道:“奶奶,您想进步,其实有一样东西可以帮到您。”
“什么东西?”徐南氏不禁问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徐得庸说着一指蜂窝煤炉子道:“这玩意节煤好用,指不定早晚会推广,奶奶您可先人一步和周主任说叨说叨。”
徐南氏皱眉道:“这炉子可不便宜。”
徐得庸笑着道:“铁皮炉子也一样用,关键是里面的套筒护瓦要装好。”
徐南氏瞪了他一眼道:“能用伱还干嘛花这么多钱做炉子?”
徐得庸嘿嘿一笑道:“带烟筒的暖和啊,回头我再把那旧的铁皮煤球炉子给做成烧蜂窝煤的,天暖和了方便放外面好用。”
“你就可劲花钱吧。”徐南氏点了点他道。
徐得庸脸皮厚完全不在意。
徐南氏习惯性说完他,看着蜂窝煤炉子寻思起来。
这时,外面传来轻声敲门声,一人小声的道:“得庸哥,得庸哥……。”
“谁?”徐南氏头一转道。
徐得庸道:“是刘光福,我去看看。”
说罢,打开门掀开棉布帘走出去。
刘光福见到徐得庸,和做贼似的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得庸哥,你和我出来一趟,我有事和你说。”
徐得庸目光一眯道:“好。”
刘光福道:“我先出去上厕所,您过两分钟再出去。”
嘿,这小子还挺警觉。
徐得庸进屋戴上帽子,喝了两口茶准备出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