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学院-《汉皇刘备》
第(2/3)页
公孙瓒这里派了人与袁绍扯皮。刘备这边,往洛阳进献贡品的车队也出发了。满满几大车,除了青州本地的特产外,全都是左伯纸和印刷完好的书籍。这一次,刘备决心让左伯纸和印刷术一举成名、天下皆知。虽然如今天下各自为政,但论天下之精萃,尤以洛阳为首。洛阳天子复位以来,群臣咸聚京师,士大夫云集。还有比洛阳更适合扬名的地方吗?打开洛阳市场,纸与书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天下诸州传播。至于进贡天子,顺路的事情罢了。
入京的队伍,以孙乾为首,黄忠为辅。孙乾为客曹从事,待人接物,来往应答,极合刘备心意,黄忠老成持重,两人相辅相成,必可万无一失。
青州诸儒被刘备弄得心服口服,一个个都决定留下来,参与青州学院的筹建。然后同时与弟子们整理自己历年所著章句、训诂等内容,打算让刘备到时给印刷出来。
几经商讨,青州学院的框架渐渐固定下来。明经、明法、历史、数学、格物、诸子、农政、讲武堂。未来的学院将会设置八科。
明经科专注儒家五经;明法科专注法家理论以及先秦、国朝的法律条文研究;历史科学习历代的史书,以及培养史学、天文学方面的人才;数学科专注于研究算术、培养钱粮后勤统计方面的官员;格物科则是重中之重,除了研究完善刘备的格物理论外,这里将会是自然科学的启蒙之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被刘备寄以厚望。诸子科,专注研究除了儒家、法家以外的道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学说;农政科专注研究农家和农业问题;讲武堂,则是研究兵家学说,教以射、御,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
其时何休已逝,郑玄已是大汉独一无二之学术权威,于是青州高等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众望所归的由郑玄担任。至于刘备,则是副院长。本来他不想要这职务,但诸儒一个都不想接,力劝之下,他无可奈何的答应下来。心下却是暗暗决定,自己挂个名,管理方面的杂务,交给文若便好了,反正能者多劳。
为了与太学区别,刘备不准备在学院里设讲经博士,免得被人所诟病。于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被命名为讲师。
到了辟聘讲师的时候,刘备又犯难了。诸儒一个个,都要入明经科担任讲师。怎么劝也劝不住。刘备这下明白过来了,好嘛,原来都心里打着小算盘,都想着入学院讲经。然后夹带私货,宣扬自己的学术理论、学术思想?
也行啊,随便你们,只要你们嘴皮子厉害,我也不怕学子们被你们忽悠了。不过,其他科的教学任务,总得为我分担分担吧?
于是尤善《左氏传》、对史事精通的大儒颍容兼任历史科讲师;有着平定蛮乱、黄巾之功的卢植兼任讲武堂讲师;对法律律令有深研的宋衷兼任明法科讲师;刘备自己担任格物科讲师;数学、农政和诸子科,由其他三位大儒兼任。刘备麾下诸文臣,也各在学院中有兼差使。
在把州学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又扩建了些许后,刘备择了个良辰吉日,打算大开山门,广招天下士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