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一 守太原恩收王禀 保民生广聚粮草-《穿越之玩转大宋》


    第(2/3)页

      种师道此刻忧心忡忡的说:“横扫中原,眼前河东路的近百万难民涌入了西北,现在粮食奇缺,我已经命人四处筹粮了,但是效果总归不好。”

      这也是轮回,一年前西军缺少人口到处购买囚犯配军充实人口,如今人口多了,却是没有粮食了。

      折赛花要说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是要是论起经济民生可就是门外汉了。折赛花挠挠头,道:“总是让二哥四处采办就好,咱们在秦凤路、永兴军路不是有众多农场吗,难道那里产不出粮食。”

      种师道在宣和三年陆陆续续在西北设立了农场,那些农场跟主要的是生产各种商品,比如玻璃、骨瓷、火柴、棉布、烧酒等等,不同的农场都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最终由西军到商队进行贩卖盈利,所谓的农场早就成了工场。即使还有种地的农场,也只是种植白薯,为华夏军酿酒、制粉条提供原材料。真正生产粮食的农场都在夏宁行省(原来西夏国)开设的农场。但是夏宁行省的农场开设时间短,生产效率低,出产有限。而且种师道第四次西征,也已经将夏宁行省的粮食调拨差不多了,哪里的所剩下的粮食基本上就是口粮了,如果再从那里调粮,只怕夏宁行省就要乱了。

      种师道对折赛花道:“这些事情我儿就不必操心了,你只要把王禀之事处理好了也就是了。”

    
  折赛花道:“爹爹放心,王禀之事我定能处理妥当。”

      就在这时,府里的管家来报,道:“大少爷前来请安。”

      这个大少爷就是折再兴,折再兴如今已经16岁了,在八剌沙衮(现在改名为东归州了)受伤之后就回到了延安府养伤,如今伤好了大半年了,现在的折再兴长得高高大大的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了。折再兴名义上是折赛花的长子,但是折赛花既没有生他有没有养他,他们只是记名的母子,再加上折赛花自己已经生了4个儿子,现在又怀孕,所以折再兴在她眼里更是算不上什么,两人感情淡的很,折再兴跟种师道倒是非常亲近,整日里爷爷长爷爷短的,种师道也经常说折再兴是他孙子辈第一得意之人。其实当初遇见折再兴(当时还叫杨再兴)之时,折再兴要是再小一些,没有高过车轮,种师道可能按照西军到规矩,将他收养也是有可能的。

      折赛花平时跟折再兴很少见面,折再兴也是跟随种师道争战。但是折赛花给折再兴定了一个规矩,就是如果要是他们住在同一个城池之内,折再兴每日必须来给他请安。

      折再兴每日里就是硬着头皮来折赛花的府里请安,他一天到晚琢磨怎么找一个差使离开延安府。这一日他跟跟好友种天豪聊天,种天豪从爹爹种世义口中了解道如今西北各路都缺少粮食,陕西宣慰使沈柏景开辟了一条道四川的商路,一个月内运来了5万担的粮食。这让折再兴有了想法,他想去四川买粮,一个是采购粮食为解决当下的燃眉之急,另外就是离开折赛花去外面闯荡一下也好。

      种天豪跟折再兴交好,种天豪岁让年长一岁,但是成了折再兴的小跟班。他听说折再兴想去四川筹粮,自己也要闹着前往。种世义可是知道这条商路的,这条水路顺流而下还是可以的,但是采购粮食逆流而上运到秦州却是难上加难。冬天秦州的东河封冻粮食还可以从冰面上运过来,但是一开河这粮食根本运输不过来了。

      沈柏景就是利用冬季的窗口期运输过来5万石粮食,本以为这5万石,勉强够难民过冬,但是随着战事进行,跑到陕西难民超过了百万,这5万石粮食就不够了。沈柏景为了给家人一个前程,将成都了1000倾地都卖给了锦衣卫,全家齐心合力不计成本运来了5万石粮食,而且全家也就随即迁到了中兴府,同时让家中子弟准备今年的华夏国的科举。

      如今东河河道已开,逆水行舟根本就不可能了,除非动用大量的纤夫。即便再等到冬季来临河水封冻,要是还用这条道路运粮,运粮速度虽然能够保证,但是运输成本非常惊人的,所以这条商路说起来就是属于“鸡肋”。

      种世义跟种天豪反复讲了这条商路的情况,种天豪只是不听,非要跟折再兴一同前往。最终毕竟孩子大了,种世义也说不动他了,也就同意了。

      原本种师道给了折再兴一个令牌,凭借这个令牌可以出入西军各营,后来折再兴凭借这个令牌跟种世义去了潞州,闹出了很多事情。所以种师道就把这个令牌收了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