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开始与物价-《庄园与领主》


    第(2/3)页

    一对夫妇正在选择新的布匹,他们仔细地摸着羊毛布,试图找到最适合的尺寸。不停的拿手比划着长短,看样子家里人还不少。

    在人群中,乔伊看到了一位有些熟悉的面孔,是刚从他摊位离开的一个中年男人。他正和一个面包贩售者交换新鲜出炉的面包,同时又向另一位摊主询问陶器。

    整个大集弥漫着各类香气和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人们交流着彼此的手工艺品,采用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

    不过很有趣的是,大家仿佛都知道所有的物品制作时间和精力是多少,很少有人会要过高的价格。

    例如,专门狩猎的村民会根据狩猎难度和时间来划分价值,如果一头野猪需要狩猎三天,一头鹿只需要狩猎一天,那么很简单的,根据重量和时间就能划分出两者的价值。

    包括种植出的柃豆、黄豆或者其他的一些作物一样,其中稀有的、耗费时间更长的价值更高,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原理,即我通过交换所得的价值不应该低于我付出的价值。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等价交换原则,大家有多少就交换多少,谁也别占谁的便宜。

    在琪尔康山脉中,一个农民家庭或者家庭集团也是基本上要自给自足的,很少去购买或交换产品,原因很简单不经济。

    一个这样的家庭要向其他家庭交换或购买的少数产品,还主要是手工业生产的物品。

    农民并不是不会生产这些物品,他所以自己不生产这些物品,只是因为得不到原料,或者因为买到的物品好很多,或者便宜很多。

    因此大山中的农民相当准确的知道要制造他换来的物品需要多少劳动时间。

    村里的铁匠和车匠就在他眼前干活,裁缝和鞋匠也是这样。在乔伊的少年时代,铁匠和鞋匠们还挨家挨户的到村子中的农民家里,把各家自备的原料做成衣服和鞋子。

    农民和卖东西给他的人本身都是劳动者,交换的物品也是他们个人自己的产品,他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耗费了什么呢?

    劳动并且,只是劳动,他们为补偿工具为生产和加工原料而花费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

    因此,如果不按照花费在这些产品上的劳动的比例,他们又怎么能把这些产品同其他从事劳动的生产者的产品进行交换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