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法脉-《天命欧皇游诸天》
第(2/3)页
“奴才已经派人送去了,不过一方收下了,另一边却没有收...”
将手里的书卷放下,赵无忧眼神看了过去,他当然猜到了是哪一家没有收,老秀才虽然迂腐了点,但是读书人的骨气还是有的。
“那就换点东西,冯家不是要备考嘛?找几卷朕的书给他们去吧...”
听到这个童贯顿时一愣。
“陛下,您的书都是各家珍藏,要么就是大儒手书,在外面千金不换啊,给他们是不是...”
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赵无忧从另一边又拿出了一卷书。
“就是要大儒手书才好啊...”
道佛儒,皆有法脉传承,尤其是儒家不讲究长生,而是立言,立功,立德,只要能够进入祖宗牌坊,依旧可以死后进入地府高就,或者直接去往天庭成为一方正神,协助天地调理阴阳。
可以说各地的山水神祗,还有城隍一类,大多都是由这些人死后担任。
别以为死了就寿命无尽了,人死为鬼,鬼死为聻。
一般来说鬼命也是有三千寿数,成了神祗或是城隍能够到五千,但是一般不到这个岁数,积累了足够的功德气运,就要转世。
否则一旦鬼命到了极限,那就真是转世无门,只能于幽冥间徘徊了。
儒家虽然活着的时候道法不得显圣,可是一股浩然气,蕴含的纯阳正大气息,要是能够迈入大儒境界,也是足够号令鬼神,斩妖驱邪。
甚至一副大儒的字句留在家中,足够可以开后代百年文华,镇压家族气数。
这也是为何大儒手书很少流传出来的原因。
毕竟这种手书不止是宝物,更是和大儒己身的气运相连,一旦落入积善之家还好,甚至可以两方有益,要是落入了作恶之家,那就是平白坏了自己气运。
以大儒的气运也未必能够镇压得住。
赵无忧想送那冯家一份机缘,也是看不惯这些妖狐胡乱埋汰读书种子,毕竟没有迈入大儒的境界,浩然之气也不过是一缕纯正的气息罢了,什么异像都难以显出。
就连对于心性的影响也是侧面体现的。
那冯家儿子倒是心性平平,可是老秀才却修出了一副刚正非常的心性,颇有点混不吝的气质,倒是让赵无忧颇为欣赏。
否则那小妖狐也不会只敢偷偷潜入冯家和他家儿子偷情了,若是被那冯老头看到,几声呵斥下来,就要受到重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