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敦煌遗书-《逍遥绿茵》


    第(3/3)页

    莫高窟并非是寺院,甚至不是以佛教传承作为根本。这里的洞窟主要是用于个人信仰的传递为私人供养,这些洞窟大多为本地富豪出资修建。

    近千年的营造,这时已有700余座佛窟。每窟都刻画有窟主或施主的名字,但无论何时,也不论谁造窟,敦煌地区的最高统治者,都是当然的“施主”,他们被绘在洞窟的主要供养人像位置。

    一般人需要出钱出力才能取得施主资格,而这类官宦施主们很少出资出力或者根本不用出资出力,就是洞窟内比窟主还重要的施主。

    平日里的管理维护,也大多是这些施主的家人或下人。莫高窟也有不少僧人、喇嘛,在此学习或指导新的洞窟营造。但他们几乎不参与管理。

    “大师有礼了,请问大师德号上下”

    “施主客气了,大师不敢当。小僧普信,施主可直呼其名。”

    “大师过谦了,达者为师。某打扰了,这些日子,能否进去参拜一番。”

    虽敦煌是佛教圣地,但隋唐以来,扶道抑佛。尤其是唐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宋朝更是以道教唯尊。所以僧人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只不过此地现是西夏所辖,大多信奉佛教。

    僧人见马速彬彬有礼,顿感受宠若惊,更加恭敬道:

    “施主客气了,这里近千佛窟,并非小僧的施主一家所有,施主你无需征求小僧意见。若施主有何疑问,小僧定然知无不言。”

    “先谢过大师指点,某正好有一个问题请教。听说9年前,莫高窟对收藏的典籍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专门保存。不知,某可否有机会浏览一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