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四月,联军探部信报又到: 三月五日(公元190年4月27日),帝车驾入长安。从洛阳到长安,沿途整整走了十九天。沿途庶民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惨不忍睹。 帝暂居京兆府舍,后乃稍修理长安宫室而居之。 五月,联军探部传来新的信报: 一是,董卓并未随帝至长安,仍坐镇洛阳毕圭苑,遣将镇守洛阳周边。 尚书令陈纪辞职,董卓以司徒王允兼任尚书令,大小朝政事皆委于王允。 王允有大臣之度,天子及朝中皆倚重之。王允屈意奉承董卓,董卓亦信任王允。 董卓得知袁绍起兵,于三月十八日(公元190年5月10日),在长安把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兄长太仆袁基以及袁氏宗族五十余口全部灭族。 袁基本年刚接任王允出任太仆。袁基死后,议郎赵岐接替袁基出任太仆。 袁家四世三公,豪杰大多归附袁绍,因彼一家遭难而受感动,人人想着为彼复仇,州郡蜂拥而起的部军,几乎都打着袁氏的旗号。 二是,夏四月,以幽州牧刘虞为太傅,道路壅塞,信命竟不得通。 三是,陈王刘宠率豫州陈国之军从都亭退军,屯驻陈国阳夏县,自称辅汉大将军。提拔从洛阳来的尚书郎扬州会稽郡乌伤县人骆俊为陈国的国相,接替刚去世的国相许玚。 刘宠善射,十发十中。陈国即安定又富有,而天下已发生饥荒,邻郡的庶民纷纷前往投靠,骆俊俱接纳安置。据传,陈国已拥有的部众达到十余万人。 四是,皇甫嵩归顺董卓后,皇甫嵩部下校尉段煨、魏粲、王颀、沮俊、姜宣、王瑰等部被董卓收编。 段煨任中郎将,魏粲调任步兵校尉,沮俊调任长水校尉,姜宣调任屯骑校尉。 王瑰改任越骑校尉,已被王匡所害。王颀领皇帝侍卫队,又接替王瑰出任越骑校尉。 此外,北军五营的射声校尉为荀棐(fei)。荀棐乃荀爽次子。 五是董卓得到皇甫嵩、盖勋等人的人马后实力大增。将原来收缩在洛阳的兵力向周边扩展开。 十月,使中郎将牛辅率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司隶河东郡,将河东白波军从黄河北岸的大阳县一带逼退到闻喜县以北。 牛辅军驻扎在河东郡闻喜县以南的安邑县,抵御白波军。 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跟随牛辅驻扎在安邑。 上年董卓入京,提拔太尉属吏贾诩为太尉掾,又迁平津都尉,又升任讨虏校尉,在牛辅军中辅军。 司徒王允侄绵竹侯王宏任河东太守,驻安邑县。绵竹县现为益州牧刘焉牧府治所。 校尉扈育为上郡太守。 使东中郎将董越屯司隶弘农郡黾池县、新安县、宜阳县、陆浑县、卢氏县,镇守弘农郡东部,做为洛阳及函谷关以西第一道防线。 中郎将段煨屯司隶弘农郡华阴县,镇守弘农郡西部,做为洛阳及函谷关以西第二道防线。 弘农太守王宏,乃司徒王允同族,屯司隶弘农郡弘农县,镇守弘农郡中部。此王宏与王允侄王宏不是同一人。 校尉王方屯司隶京兆尹郑县,镇守长安东部,做为洛阳及函谷关以西第三道防线。 左冯翊太守登道屯司隶左冯翊郡高陵县,校尉王承屯司隶左冯翊郡池阳县和黄白城,校尉樊稠屯左冯翊万年县,三人所部镇守长安北部。 校尉朱玺驻扎司隶右扶风郡鄠县,校尉杨定驻扎司隶京兆尹蓝田县、上雒县、陕县、武关一带,二人所部镇守长安南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