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章三多大人-《剑客多情》
第(2/3)页
县太爷终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对于赵鱼的禀报不仅无动于衷,反趁机大大奚落了赵鱼一番:“赵捕头唯恐天下不乱,乱世好出英雄嘛……我无德无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哈哈。”
不到两个时辰,叶枫就到了十字坡,十字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约有二三百户人家。
因为交通要冲,行旅必经之地,卖肉的,卖菜的,酒楼,甚至还有妓院,赌坊,当铺,商铺林立,热闹非凡,俨然成了个小集镇。
叶枫并没有急着进酒楼,先将黑马藏匿在附近一片小树林里,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套行头穿戴起来。
蓬蓬松松的头发,稀稀疏疏的胡须,脸上还涂了一层淡黄色颜料,显得又丑又老,着实像极了长常在外,饱经风霜的商贩,这样一来,纵然余观涛站在面前,也未必认得出他。
胡恨心思缜密,任何蛛丝马迹都能让他心生怀疑,叶枫当然马虎不得,精心打扮了大半个时辰,拿着小镜子左照右照,认为毫无破绽,才慢慢走进“三岔口酒楼”。
“三岔口酒楼”名副其实,座落在三条要道交汇之处,一边通向徐家庄,一边通向县城,就像是脖子上的喉结,位置极其重要。
此时天色阴沉,乌云翻滚,看来过不了多久,就要下雨。路上行人不多,酒楼的生意也就有些冷清。
叶枫上了二楼,寻了个靠窗的位子,这位子正对着三岔口,两边道上有任何动静,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要了一壶浓茶,几样点心,自斟自饮,过不了多久,大道上忽然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叶枫循声望去,一颗心忍不住跳得飞快:“你终于来了。”
只见一个大胡子军官骑着匹大白马在大道晃晃悠悠。约莫四十多岁,满腮虬髯,腰中挂了把腰刀,挺胸凸肚,一看就是只会作威作福,没有多大本事的草包饭桶。
他就是驻守县城的牛千户,手下有千余名军士。军权在手,便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就连县太爷他平素也不太放在眼里。
常口出狂言,顶撞县太爷,道:“我就是牛哄哄,牛叉叉,只要我一声令下,便教县衙片瓦不留。”
在县城,百姓又称他为三多大人,哪三多?钱多,女人多,房子多。他平日不太愿意呆在军营,喜欢出去走一走。
外出当然不是去了解百姓的疾苦,为国家分忧,而是趁机去敲百姓的竹杠,顺便看看有没有他以前疏忽了的美女。
每次外出,他总是衣甲鲜明,威风凛凛,仿佛将军出征一般,理由有二:一,震慑百姓,二好像有些女人对武官是情有独钟。
他不仅勒索百姓,就连手下的军士也不放过,每个军士每天要向他交几个例钱,实在交不出的拿几个馒头充数也可以。在军营里,众军士又称他为“馒头千户”。
此次去乡下,既是和老相好幽会(他是村村有丈母娘,夜夜当新郎),又顺便大大的搜刮了一番,乡下人家,穷山恶水,钱是拿不出来的,但鸡鸭鹅等土特产却是多不胜数。
这不鞍前马后挂满了各种豪取巧夺来的东西。肥鸭,老母鸡,腊肉,香肠,甚至还有一袋玉米,一包芋艿,几串蒜头,生姜。只要被他看上的,不管值不值钱,都一发拿来。
每走几步,肥鸭就在马上嘎嘎乱叫,老母鸡扑打着翅膀,挣扎不停,牛千户瞪眼道:“你们这些乡下鸭,乡下鸭,真是不识抬举,牛将军带你们进城,见识花花世界,嚷什么嚷?”
路人不由得掩嘴低笑。牛干户摇头晃脑,哈哈大笑,道“牛将军得胜归来,杀敌无数,圣上龙颜大悦,封牛某某为扫北大元帅镇国公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钦此。”
给牛千户牵马的正是胡恨,他是在半路上碰到牛千户的。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一顶高帽接着一顶高帽,把牛千户拍得心花怒放,笑得一张嘴都似合不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