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心怀鬼胎的诸侯们-《三国之曹魏虎兕》


    第(2/3)页

    兖州牧刘岱则性情急躁,向来喜欢以理服人,杀桥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压根儿就不想小侄儿来兖州喧宾夺主,所以要他去迎天子,简直做梦!

    刘繇则在扬州左右为男,左边袁术、右边严白虎,搞得他很是难受,根本脱不开身。

    唯一有可能来的幽州牧刘虞,则因道路阻断,现在连信儿都没有收到。

    汉室宗亲指望不上,那么其他人呢?

    徐州牧陶谦倒是想过去迎奉天子,结果下邳人阙宣在这个时候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骂娘的同时,也只能舍远求近,举兵讨伐。

    淮南的消息是在豫州作战的孙坚送过去的,孙坚在信中提到,打算去迎驾天子,但需要袁术提供粮食支撑。

    袁术看完以后,直接把书信烧了。

    自讨董失败以后,诸侯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袁术也不例外,只是在回淮南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术士。

    这术士说,袁术有帝王之象,而且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

    意思很明确,指的就是袁术。

    袁术听完大喜,当即重赏了术士,而且打那以后,袁术心里就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

    这个时候叫他去迎接天子,袁术根本鸟都不鸟。

    而在冀州鸠占鹊巢的袁绍,听闻此事以后,陷入了犹豫之中。

    他不知道该不该去迎接天子,亦或者说,天子对他的意义价值何在?

    从事沮授进言:“将军生于世家,以忠义匡济天下。如今天子流离失所,皇室宗庙毁坏。而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天子,抚宁百姓。现将军已经初定州城,应该早迎大驾。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能抵御!”

    袁绍听了怦然心动,觉得大有道理,当即派人传令手下大将,随时准备动身出发。

    新主公从谏如流,不像前州牧韩馥畏首畏尾,沮授对此很是满意,觉得寻到了明主,心情愉悦的走了。

    然而他前脚刚走,淳于琼、逄纪、许攸等人后脚就到,作为袁绍的老班底,他们劝说袁绍,复兴汉室实在太难,而且迎立汉帝,只会削弱袁绍本人的权力,劝其不要用此计策。

    袁绍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如果皇帝真的来到兖州,那他在权力的运用上,岂不是处处受掣,遂放弃了这个计划。
    第(2/3)页